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8000元的哥的故事

1楼
equip 发表于:2009-1-16 9:12:00
下面是微软公司全球技术支持部经理刘润2006年3月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位上海出租车司机让他颇有启发的故事。
 
  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机场,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到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做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经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块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习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块,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块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3、4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 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作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3、5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新民晚报:快乐车夫一夜成名 不愿意失去平静生活 2006-03-27
 
  “8000元的哥”的真实身份昨天由本报率先披露后,“大众新亚”出租车驾驶员臧勤“一夜成名”。在铺天盖地的惊讶、夸赞和质疑声中,臧师傅的心境十分平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显得颇为低调的他坦言不愿自己平静稳定的生活状态就此被打破,“其实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上海乃至全国最快乐的‘车夫’!”
  到微软上了45分钟课
  说起那天与微软公司高级主管刘润的邂逅,臧师傅娓娓道来:
  本月14日下午2时多,将一位客人送至徐家汇后,我将车开到了不远处的美罗大厦。耐心地再兜了一圈,终于看到刘润夹着笔记本电脑出了大厦门,我便将车径直开到他跟前。
  一路上,我与刘润就出租车的成本核算、风险控制、接客技巧等聊了许多,车到浦东机场,他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我说:“今天你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希望你有兴趣到我们公司替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是怎么开出租车的。”
  我一看名片,微软公司是我一直仰慕的,确实想实地参观一下,看看世界著名企业到底是怎样的,开开眼界。但再一想,我是个低调的人,平民百姓而已,于是婉言谢绝了刘润的邀请,也没给他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便分手了。
  随后,刘润在自己的博客上将我们的对话发表出来,一下引发了社会上广泛的议论。其实,刘润的博客文章,并没有丝毫的“艺术加工”,都是我的原话。面对普遍的质疑,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瞎编乱造”,刘润从手中的乘车发票开始寻找,终于在17日上午通过我们“大众新亚”公司的业务经理找到了我。被他的盛情所感动,也为了减轻他承受的巨大压力,我最后答应了刘润的要求,当天下午来到微软公司,与员工们聊聊“我是怎样开出租车的”。
  先前说好只有20人参加,我走进会议室,一看连走道、墙角也站满了,足足有50来人。我一口气说了45分钟,其间赢得七八次热烈的掌声,被微软的员工们称为“最通俗、最富激情的一次讲演”。
  事后,我与刘润“约法三章”:“我不想做名人,只想过平淡的日子,你们不能透露我任何的信息。我很感激他,他十分守信,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你们《新民晚报》已找上门来了……”
  打时间差巧赚钱
  很多人包括不少出租车驾驶员,都认为臧师傅每月能赚到这么多钱,一定是出市域的长差业务特别多。其实,臧师傅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所谓的“出省证”,干出租至今从来没有拉过跑外省市的业务,一次超过200元的生意一年中几乎没有碰到过,正常情况下的生意一般都在20元至50元之间,并不是别人想象中的“长差不断”。
  可是,一天中哪个时段应去哪里等候,什么时间该到哪里揽客,臧师傅却了然于胸。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每天傍晚的5时半到6时半,是乘客叫车的高峰时段,但这个时段一般道路较为拥堵,如果是一差15元的生意,基本上要耗时15分钟,再加上一路上要堵起码10分钟(只增加4元的营收),近半个小时只有19元进账,一个小时38元营收,根本没有什么效益。所以,这个高峰时段我一般都不会接客,而是利用路堵的时段吃晚饭,听听体育、音乐广播,放松休息一下,也算是为减轻道路压力作贡献吧。”
  “6时半过了再开始做,这时路面情况好转了,基本上是“一差连一差”。9时过后,驾驶员大多去吃晚饭了,可这时却是商务楼内公司加班后员工下班的时分,他们一般不会自己摸口袋坐地铁,而是选择“打的”回家,反正公司能报销车费。你抓住这机会,不赚也难。”
  “原先大伙一般都在早上7时左右出门开始做生意,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三四时,如今你为何不提前2小时交接班,5时开始做生意,提早2个小时收工呢。别的驾驶员早上5时至7时这个时段要交接班,接到长差一般来不及做,你不就顺手拣了个便宜吗?关键是不可以盲目,而要不断根据变化的形势,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6 9:12:26编辑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6250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