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粗多糖含量测定中标准品的选择?(上)

1楼
denisdunhill 发表于:2007-10-29 17:14:00

粗多糖含量测定中标准品的选择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一般10个以上)。多糖是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与维持生命的种种生理机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用于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很多,一类是利用了多糖的还原性,测定还原性多糖的方法有3, 5-二硝基水杨酸盐(DNS)比色法和Somogyi-Nelson法。另一类测定方法,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多糖在强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然后再与酚类或胺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特殊颜色的物质的这一性质进行测定,这类方法有地衣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

苯酚-硫酸法是用得较多的方法,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起显色反应,己糖在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值,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此法是先用标准糖制作标准曲线后,再通过多糖的显色反应测定吸光度,然后根据其在曲线上的位置推算出多糖的浓度从而推算其含量。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对每种糖仅需制作一条标准曲线。蒽酮-硫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糖类遇浓硫酸脱水后生成糖醛或其衍生物,可与蒽酮试剂缩合,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于620 nm处有最大吸收,显色深度与多糖的含量呈线性关系。

目前,在制作标准曲线的标准品的选用上普遍存在争议。葡萄糖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和方便的来源,一直是研究人员的首选。但当我们深究比色法的原理,发现其本身不能区分单糖和寡糖,所以它的测定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标准品的选择。此外,比色法通常用浓硫酸短时间水解粗多糖,对于分子量较小的粗多糖,高浓度的硫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水解成寡糖和单糖,但当粗多糖的分子量较大时,水解是很难控制的。比如对香菇粗多糖(分子量500,000~1,000,000)的完全水解就需要4M HCl2M H2SO4100作用3-6小时。因此如果用葡萄糖做标准曲线,势必对粗多糖样品中大分子部分的测量带来很大的误差。所以,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数据表明:1)对于比色法测定当标准品与被测样品的结构类似时,得到的结果要准确得多[1]2)用葡萄糖做标准品和用葡聚糖做标准品测粗多糖含量时,前者测的结果不同程度的偏高[2, 3]。这样看来,用葡萄糖作为测定多糖含量的标准品是不合适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7031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