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发信人: biology (生物), 信区: Equip
标 题: 各款荧光定量PCR仪的性能比较(转载)
发信站: 生命玄机 BBS (2007年02月15日10:01:4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JU 讨论区 】
【 原文由 clinical 所发表 】
各款荧光定量PCR仪的性能比较
如ABI5700,ABI7700,ABI7000,ABI7300,ABI7500,MJ opticon,MJ opticon2,bio-ra
d ICycler,LightCycler1.5,roter-gene3000,Stratagene Mx3000P,line-gene等等。
这种仪器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存在不足之处。
ABI公司的荧光定量PCR仪产品比较多,成系列,但目前而言ABI5700和ABI7700不能实
时在线地检测荧光,因而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尤其是ABI7700,不但很贵,而且采用苹果机
电脑,使用很不方便。ABI7000目前也已经淘汰,我用的这台仪器老出问题,曲线极不光滑
,但同样的反应体系在国产机杭州博日line-gene上曲线非常好,在ABI7500上曲线也很光
滑,所以,本人估计是ABI7000设计上有不足之处。而且卤钨灯特别容易坏,在南方,我们
实验室平均5个月换一个,配件容易坏,后续使用成本就会高一些。
现在市场上的ABI7300就是ABI7000的简单升级版,硬件设计上几乎没有改变,只是
换过几个性能更好的配件,软件有所升级。
另外我个人感觉ABI7900(ABI公司第二代产品)有些华而不实,价格应该是所有荧
光定量PCR仪中最贵的,硬件上跟ABI7700差不了太多,但性能指标还不如ABI7500(ABI公
司第三代产品),硬件设计上也不如ABI7500合理。所以这个型号的仪器,谁买了,用的时
候会不呼上当。
ABI7500是ABI公司最成功的产品,各方面性能都不错,虽然加热模块还是有一些边
缘效应,但使用中央的孔位效果可以得到保证,在96孔板使用中间的48个孔位,结果都能
得到保证。
总的来说,ABI公司在荧光定量领域上还是做出很多贡献的,其仪器在科研上还是
可以用的,但由于硬件设计上的缺陷,需要额外的ROX染料进行校正,并且占用了一个检测
通道。国内的试剂厂商都不加ROX染料,科研用户一般也不使用,所以其检测的准确性和重
复性还是很难保证的,尤其浓度较低的模板进行检测时效果不佳,偏差会很大。
罗氏Roche的LightCycler以运行速度快而著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其设计
保证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又充分考虑了科研功能。但本人最初使用时老出问题,有时候
阳性曲线做不出来,后来发现这跟其独特的毛细管设计有关系,因为毛细管很细,所以反
应液在毛细管中的对流交换非常不畅,没有充分混匀时就加入毛细管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当然,热启动酶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了。所以本人在操作时都特意将反应液混合充分后
再加入毛细管,这样在后来的实验中就没有出现过问题。
本人开始使用罗氏的仪器时最怕毛细管断裂,操作时特别担心,熟练以后,规范使
用随机赠送的操作配件,也没见毛细管断过。而且最重要的是,罗氏的仪器稳定性非常好
,灵敏度明显比其它仪器高,这也许跟毛细管和其检测元件有关系,检测重复性也非常好
,所得定量结果可信度高。本人所使用的罗氏LightCycler1.5三四年了也没出现硬件的故
障。
另外,采用毛细管最大的优点恐怕就是可以大量节省成本,因为目前只有毛细管这
种反应装置才可以采用10uL的反应体系而不影响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这样大大地
节省了试剂的成本。同样用普通PCR反应管进行10uL体系的荧光定量实验,效果很差,而且
明显灵敏度下降,检测结果不稳定。
罗氏公司Roche推出的LightCycler2.0在原有基础上检测通道增加到六个,软件功能
也更加丰富。据说最新推出的LightCycler480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荧光定量PCR仪,突破了
传统技术的瓶颈,推出了不具边缘效应的高通量荧光定量PCR仪。具体没有用过,听说使用
非常灵活。
MJ的仪器总体上而言比较稳定,但检测灵敏度不高,功能单一,检测通道不多,运
行时间太长,一般一次实验要两个多小时。所谓的温度梯度功能在荧光定量PCR平台上一点
用处都没有,这主要是由该技术的原理决定的,所以这个功能只是作秀了。
伯乐的ICycler仪器也许是设计上的缺陷还是什么原因,同样的反应体系,在该仪
器上进行实验时,阳性样本的扩增曲线荧光增量比较低,检测效果不好,所以在全国很少
用户使用该仪器。伯乐的荧光定量PCR仪目前在国际上仍属低端产品,返修率太高。
Line-gene仪器的使用比较方便,但返修率较高,不过厂家就在国内,售后服务非
常及时。
roter-gene3000跟罗氏公司的LightCycler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roter-gene在操
作时比较麻烦,而且采用普遍反应管,光透性不好,影响了检测结果,这可以从其原始曲
线上看出来,但该仪器的软件所表现的是对数曲线,把其原始曲线上的曲析不平掩盖了,
其灵敏度不高,在进行微量检测时往往会得到大量假阴性结果。
Stratagene Mx3000P据说是信价比最高的荧光定量PCR仪,但做工非常粗糙,打开
样本仓都可以看到线路和齿轮,估计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了。其采用的卤钨灯光源
,使用成本也非常高。该仪器一般在使用中央孔位进行实验时,结果不错,但使用周边孔
位时效果很差。而且其检测灵敏度也比较低。
听说去年Stratagene公司因为PCR的酶侵犯了美国第三浪潮公司的专利权,判罚了2
200万美元,其荧光定量PCR仪也属侵权产品,这让我想起MJ破产的案例,由于MJ的荧光定
量PCR仪侵犯了ABI和Roche的专利权而被重罚,最终破产而被伯乐公司低价收购。如果Str
atagene被罚破产的话,其不一定这么幸运有公司收购它,最终的受害者是广大用户,其售
后服务无法得到保证,配件得不到供应。
一般而言,用户要选择什么样的仪器,关键看自己将来开展的工作,我个人认为,在
临床诊断上,仪器的稳定性和检测准确性、检测灵敏度当然是首选的指标,在科研上荧光
定量PCR技术只会用于整个课题中一个环节,其结果并没有实际意义,其意义在于对后续研
究的指导性,当然所得数据越准确,对后续研究的指导性就越高。结果偏差越大的仪器反
而会误导用户。
仪器厂商推出的所谓四色五色检测通道都是骗人的。80%的用户一辈子只用到一个通
道,而且科研用户不会因为做了多通道检测实验而发好文章,除非期刊的编委太弱智。只
不过检测通道多了,对荧光素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仪器的整体性能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如
检测灵敏度、各反应孔位的一致性、仪器稳定性等等。
当然还要看一下经费情况,经费充足可以买个好的,经费不多,就买个实用的,花
哨的低端产品很难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