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寡肽的历史

1楼
新三板1 发表于:2016-9-13 15:14:00
  关于肽的历史:    人们长期以来有个误区,总认为在消化道中的蛋白质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被人体吸收。直到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发现: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除了氨基酸外,还有大量的寡肽,而且这些寡肽可以被人体完整地吸收到肠粘膜细胞里。    1902年,伦敦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在动物肠胃里发现了一种能刺激胰腺分泌胰液的物质,这种后来被成为胰岛素的物质即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多肽物质。这一发现使他们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奖。    1931年,一种被命名为物质P的多肽被发现,它能兴奋平滑肌,舒张血管,从而降低血压——科学家称之为神经肽。    1951年,生物化学家StanleyCohen在将肉瘤植入小鼠胚胎的实验中,发现小鼠交感神经纤维生长加快、神经节明显增大这一现象。8年后的年,才发现这是一种多肽在起作用,并将之称为神经生长因子(NGF)。    1953年,由Vigneand领导的生化小组第一次完成了生物活性肽催产素的合成。此后整个50年代的多肽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垂体所分泌的各种多肽激素。    50年代末,Merrfield发明了多肽固相合成法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直至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寡肽(OligoPeptide),但对寡肽的深入研究,也还是近几年的事情。60年代初期,多肽的研究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多肽的结构分析、生物功能等都相继取得成果。    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    70年,神经肽的研究进入高潮,脑啡肽及阿片样肽相继发现,进入了多肽影响生物胚胎发育的研究。    1975年Hughes和osterlitz从人和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分离出内源性肽,丰富了生物制药内容,开拓了“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这一生物制药的新领域。这一时发现的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多达100种,超过了临床应用的多肽激素和其他活性多肽的总和。    198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颁给了发现多肽生长因子(NGF)的StanleyCohen,表彰他为基础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具有广泛重要性的新领域。80年代开始多肽研究逐渐发展为独立的专业,它包含了生命科学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合成、  免疫化学、神经生理、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特别是基因工程的引入,使得许多多肽得以大规模的表达。    1994年,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者Daniel等人研究发现,寡肽载体的转运能力高于各种氨基酸载体转运能力的总和,也就是说,人体更容易吸收的是寡肽,而不是分子量更小的氨基酸以及分子量更大的多肽。Rerat等人随后(1995)通过大量试验总结出:寡肽在进入人体并转化为有机组织构成的特点为速度快、易吸收、不易饱和。    2000年,德国申请肽抗风湿作用专利。    2010年,湖北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生产出大豆寡肽,并成立大豆寡肽成产基地,一家高科技生物制品企业,可工业化生产大豆寡肽,年产量300顿,其“无苦味大豆寡肽新工艺”成果鉴定会于2009年在湖北省科技厅举行,由工程院院士傅廷栋院士、华农教授吴谋成教授及科技厅领导出席鉴定。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6055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