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学校排名忽悠了谁?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6-4-26 9:11:00

近来几乎被各种学校的排名刷屏了,比如大学排名,高中升学率排名。刚开始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常常点进去看看谁是第一名,但看多了这些排名又总觉得哪里不对。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难道不应该是增长见识,提高文化的素养吗?而排名附带的便是名利色彩,如果以此作为出发点去宣传教育就很容易使人走偏,让人觉得觉得教育就是应该去比较,去拼个你死我活,容易使人忘了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不断完善自身,而不是简单的去和别人比个高低。当然,如果这种排名作为一种衡量自身水平的信息反馈,那自然是很好的,但从整个社会对这种排名的反应来看,似乎并没有发挥它作为信息反馈的功能,反而成为一种攀比,一种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学校排名有学校内部的学生排名,也有学校之间的排名。这次我们先谈谈校内的排名,下一篇文章我们再一起探讨学校间的排名。

学校内部的学生成绩排名本应作为一种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的反馈机制,现在却往往被一些老师用来当作制造“人造差生”的好工具。教育本身的功能是教化育人,教会孩子不会的,明白为人做事的道理。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排名靠后时为什么还要去焦虑?要惶恐呢?教育的第一步不应该是去充分了解这个孩子的真实情况吗?然后再根据孩子的排名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有针对的对这个孩子进行指导。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朋友都误解了排名的作用,我们经常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看到孩子考差了就会批评,说自己什么都教了你们怎么还考这么差,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考差了也会很生气,觉得孩子没用不争气,自己出了那么多钱,花了那么多精力结果还考这么差。社会似乎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考差了似乎就应该是孩子的错,就应该被骂被批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既然孩子已经完美了,那我们还需要教育吗?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纠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越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孩子本身是越有利的。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你没发现就消失,而能够早早的发现这些问题并想办法去改正这些错误,帮助孩子完善自身,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应该是每个老师和家长追寻的目标。但很可惜,对于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朋友似乎并不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老师之所以看中成绩,往往与个人绩效有关。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一个老师如果自己班上的学生成绩排名高,他的工资就会提高,评职称时也会更有利,因此老师很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而对于那些妨碍他升官发财的差生似乎就不那么友善了。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成绩往往与他的认知风格有关,如果这个学生的认知风格与他的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吻合,那么他取得好成绩的几率会高很多,但问题在于,我国一个班通常有好几十个学生,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情况下,一个班里不出现几个差生反而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可是又有几个老师和家长懂得从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呢?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个性化教育的民办学校来补足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比如骑士堂提供的优质教育就是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跟踪教学的。

一个老师好不好,不应只看他把成绩好的孩子教好了,更应去考量他是否能帮助一个成绩不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成绩好的孩子其本身就很好,你把他教好不能说明什么,而能够把一个成绩不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教好,那才体现出了教育的本意,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水平。教育应该是使人成长,而不是比个高低。我们必须承认个体差异,每个人自有每个人不同的才华,不能因老师或者家长的个人喜好或者利益就将孩子的才能抹杀,最后还将责任推给孩子,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说孩子没有努力学习。引导孩子努力学习,不应该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吗?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将孩子的兴趣与学习联系起来,这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而不是推卸责任式的,将所有错误全推给孩子。

教育过程中,适当关注一下成绩排名确实可以大致的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但那只是反馈机制的一种,也只是参考而已,可是我们的家长朋友却多对此过于的看重和焦虑。

简单的成绩排名往往把一些很重要的信息选择性忽略了,比如孩子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成绩排名是一种单向度的评价模式,它代表的只是书本知识的再现能力,在一张纸上最多能反应出的能力无非就两个字——记·忆。这种评价模式是非常机械和狭隘的。而成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是要避免一个人成长的狭隘化和人格的不成熟。相信每一个完整经历过现有教育程序的人都有同感,我们最初关于成功的概念大多是由考试定义的,少年时代“自我成就”的诉求也是指向与考试相关的一整套评价系统。由于公平性和单纯性,考试系统教会了每个少年“爱拼才会赢”、“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简单逻辑,而这种直线因果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再那么适用了。相反,每个走向社会生活的人,都要适应成功标准从单向度向多向度的转变,接受更复杂多样化的衡量角度,并历练出正常驾驭多面化生活的能力。

独立人格、事业、审美和生活姿态有先于一切建制教育的重要性。人最大的成功正是对健康日常生活的理解和驾驭。成功不是超常状态,正常才是成功;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简单的排名很难说明什么,更不应作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人是立体的,不是一张扁平的纸就能考量的。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帮助他具备实现理想的能力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朋友应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在一个小小的排名上纠结,焦虑。

来源:《科学时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8398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