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博士生的出路在哪里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6-4-13 10:31:00

人这一辈子做选择最难,不只在于鱼和熊掌难以选择,而是获得鱼和熊掌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有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引领,有时我们需要自己做出决断。

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将面临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选择。人生有规划吗?人生有一定的路线图吗?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有自己的道路选择吗?选择理想还是选择职业?这些无疑都是博士生所要面临的人生困境。

选择的困境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当我们别无选择的时候,选择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而我们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一旦富有,选择就成了两难的事。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选择职业是件让人头痛的事情。是继续从事本专业还是改行?是选择出国还是留在国内?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人生有时候真是一团乱麻!在一个关键点上,你只能做有限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你能把握的机会也许只有一次,人生路线的差别由此开始。但命运也会捉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刘邦四十多岁的时候不也还几乎一无所成吗?

面临毕业的博士生,大致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感觉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内心十分焦虑,不知所措,不知道未来做什么,属于迷茫型;一种是求安定、安稳的工作和生活,国内好的公司是首选,只要经济收入高就可以,属于恋家型;还有一种目标较为明确,要到国外的大学或者公司去学习和深造,不管怎样,先闯荡几年拼些资本再说,这属于飞鸟型。总之,一些是会为自己设计打算的,一些是不会为自己打算的。

我身边有两个博士生,都是很不错的小伙子,他们都信心满满,但都面临着抉择的困境。其中一个博士生明年初要毕业,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他可以到国外某大学继续深造,做博士后,从事现在一直在做的研究;另一个是他可以到国内的一家著名的半导体元件产品生产企业去工作,而且该公司已经有意向接收他,年薪待遇都不错。但他一直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国内公司的待遇可以给他不错的经济基础,是个很大的诱惑,而到国外去深造开开眼界的机会也让他心动。另一个小伙子也很不错,和第一个小伙子的境遇差不多:实验开展得很不错,能够在某所大学独当一面,虽然有不少海外竞争者,但大学里的领导更中意他;另一方面,他也想出国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向我征询意见,我也感觉不知所措。这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机会和命运都把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面对未来之路,无论做何种选择,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博士生毕业之后是否一定要走学术道路?这就要看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了。走学术道路,没有非凡的意志、干劲和智慧是很难在学术上取得突破的。从事专业研究,尤其是科学研究,是一个对真理上下求索的过程,绝不是个轻松容易的工作,相反倒是像个苦行僧。这需要你心思缜密、眼界开阔,又需要你能够“呼风唤雨”。比如,在学术圈,没有好的思路和人际关系,你就拿不到经费,没有经费还能从事科研吗?即使拿到了经费,你还需要写论文、申请专利,要做出像样的成果。在一个团队中,你能走到哪个位置,能否挑起大梁,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兴趣只是其一。

如果不走学术道路,那就意味着改行。改行就意味着放弃专业,但同时你又将跨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你可能要面对更多问题,并要学习更多知识。相比而言,学术界的圈子较为稳定,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你面对的大多是一些机器、设备、报告和表格。而社会上的大圈子是更为复杂的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供参考,也没有固定的流程来简单操作。

人生的价值

受到家庭出身、环境和背景的影响,每个人的眼界各不相同,人的志向差别也很大。同时,受个体秉性和生活圈的影响,每个人的世界观也大相径庭,选择的生活道路也就极大地不同。很难说谁走的路正确,所谓“人各有志”。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生的轨迹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博士生应该以何种心态来看待瞬息万变的社会?又应该以何种心理来面对现实和未来?现实总是很具体、很生动的。物质的诱惑、媒体的展示让人困惑,让人迷失自己的追求。面对职业选择,面对现实的生存困境,博士生要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精神。个人感觉,博士生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长远的人生规划和担当。最主要的是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消极。

博士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是入选百人、****,还是当选长江、黄河乃至泰山学者?还是成为年薪百万甚至千万的公司总裁?这是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问题。人生的价值,一方面是别人如何看待你,另一方面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多年前,国内某大学的一位博士,在一个课题组工作了几年,始终没有自己的项目,课题组难以维持下去。一次和他闲聊,他说,我再干五年,如果没有发展,就改弦易辙。后来,他选择了仕途之路,从科员做起,到处长,再到所长助理,不到十年,已经升至副所长,最终登上了自己心目中的高峰。他的选择,他的人生之路,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明白自己在科研上的瓶颈。最重要的是他愿意这样做,他没有坚持一条道跑到黑,而是明智地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我熟悉的另外一个博士,从某单位离开后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他经常给我打电话,向我诉苦,说在新环境下,感觉工作不是很舒心,想再回到原单位。但是他又如何回得去?人生,开弓没有回头箭啊!

人生的价值和人的价值观,从就业的趋势上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下面两篇有关中美博士生的就业报道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科学之家》于2015年12月12日刊登了一篇《国外热门专业博士就业状况调查》的报告。该报告是针对美国3000名博士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指出:“40%的博士生选择在毕业后一年内进入社会,而其薪酬水平远超学术界同行。此外,受专业影响,他们的薪资差别很大。机械工程、数学和计算机类的博士收入水平很高,年薪达到40万元人民币,而生物学的只有20万元人民币。另外,60%的机械工程类博士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调查还发现,博士生毕业后都倾向于选择国际化大公司就业,或选择去科研投资较集中的城市,而只有20%的博士生会选择在毕业学校所在的城市工作。”

新浪博客tianfw的一篇博文《中国毕业博士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2010年4月26日)中给出了从1995年到2008年中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14年间,所统计的有据可查的博士毕业人数接近21万,年平均增长率达19.4%。毕业之后有43.9%的博士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进入科研院所的占10.8%,博士后占2.9%,这意味着接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继续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而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毕业总人数的15.2%。出国深造的占2.9%。该报告也给出:“据美国《研究与技术管理》杂志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材料揭示:博士学位工程师已越来越多地选择到私人工业部门就业,而不是选择到四年制学院或大学工作。新毕业的工程学博士也认为私人工业部门对他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就业情况因所学专业而有很大不同,比如91%的计算机工程硬件博士和78%的化学工程博士在私人工业部门就业。同样,公、私两种部门之间所从事的专业活动也有很大差异:在私人工业部门,42%的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开发工作,而在大学从事开发工作的只占5%;另一方面,私人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比例为49%,而在大学则达76%。”

面临抉择是人生最大的难题,是考验一个人的眼光和胆识的过程。毕竟要面对的是选择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的问题,是短期稳定还是长期稳定的问题,这些都受到社会现状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很多时候,许多人,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长远的利益,为了眼前的安稳而放弃了长久的安稳。另一方面,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内心的追求。这就为人生规划留下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当面临选择时,便不知所措。

人生一种尴尬的境地是,在一定的阶段,你似乎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和归宿;另一方面,你又看不到尽头,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两难境地。但人生的妙处在于你不应该看到自己的尽头和归宿,否则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你若拼搏了,人生的轨迹就可以从此改变。人生就是让你在黑暗中摸索,在宽广的大海上孤独地航行。

择业之路

如何让没有心计人的“笨鸟先飞”呢?其实有不少法门,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途径,或许可以将被动的人生转化为主动。

现在,国内的面试机会很多,面试、应聘其实是硬拼。毕业生择业时可以参加一些国内外大公司的招聘会,看看各大公司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国内一些不错的公司,其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国际会议是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这里,你有机会见到一些学术界的前辈,你可以大胆地向他们推销展示自己。

若是愿意从事某方面的工作,可向正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师兄师弟寻求帮助,师兄弟是很好的介绍人,不过面试是谁都避免不了的。

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能够不断了解同行,在网络上可以了解各高校、研究所、公司,了解自己中意的学校、公司信息,并且借助网络投简历。但前提是自己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简历中的自我介绍和未来工作打算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想继续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得到自己的导师或者其他导师推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想继续留在导师的团队做科研,且导师也愿意接收你,则皆大欢喜。君子善假于物也,君子善假于人也!也可以趁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闯天下!

我了解的一位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学校的某个实验室工作,一直从事某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前几年,听说他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理论论文。去年在网上看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评审中,他的名字居然位居榜首。他是个彻底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学者。从一个博士走到今天,在将近15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坚持。在我们看来,他的研究是枯燥的,计算是乏味的,方向是没有什么前途的。但就是这么一个英俊的小伙子,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有一个谈得来的合作导师,他坚持着自己热爱的事业,走到了今天。

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状元,就看你如何锚定人生之路。

勇敢者之路

年轻的心总是向往彼岸,相信未来。年轻就是资本,智慧就是力量。人生的道路在偶然与必然中交织,选择适合你自己的道路吧!

人生面临着三大关。一是面对现实时,有没有一颗从容的心,主宰自己的命运和选择,锚定自己的根基和判断,让知识、智慧和眼界来使内心强大;二是面对困境时,是选择逃避还是曲折向前,是以悲观还是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三是面对未来时,心中是否还有一个梦想,是执着追求还是彷徨,是否能不断地觉醒并采取有力的行动。

如果我们能够登得再高一点,我们就能看得再远一点,也许痛苦就会更少一点。停滞不前和跨步向前都存在风险。与其蜗居,不如蜗行。只有向前,向前,哪怕是每天只有一尺一寸,依然会在新的地平线上迎接太阳的升起。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向前,向着地平线的方向前进,向着未知前进。因为我们的心中充满希望,因为我们相信未来。

博士生毕业后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无论你去哪里,你一定要有两手真本领,并不要忘记继续学习,这是你立业的根本。更重要的是,经过了博士生期间的训练,当面对新的环境时,能够使自己尽快地适应环境,提升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尽的沙漠,并不属于谁,但有了骆驼的跋涉,才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沙漠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辽阔的天空,并不属于谁,但有了雄鹰的翱翔,才给天空增添了亮丽,带来了天空一双翱翔的翅膀。跋涉和翱翔的路在前方。

人生的规划和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移世易,所以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走向生活和精神的独立!■

作者:

鲍海飞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机电系统、微纳米材料物性和微纳米器件测试分析。

 来源:科学网博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12695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