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报记者 张晶晶
“青椒”,作为大学青年教师的代称,现在并不被人羡慕:工作不清闲,科研考核任务重,作不出成绩,疲于应对日常琐事,“亚历山大”。
就在“青椒”们频频为自己恶劣的生存环境吐槽时,前不久,有科研人员也发出另一种声音,认为这一群体需要增强群体自律,戒除散漫和懈怠的状态。
这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加强自律、督促其勤奋的观点虽然之前也曾经出现过,却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然而这次重提“科研戒律”却被不少人解读为反讽现行考核体系,甚至对此行为本身也表示不理解。
这不能不说是科研界的一个怪现象。
回放 八条戒律引热议
2015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系教授王云才写的《青椒科研行为八戒》,掀起了热烈的讨论。这篇写给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言,被不少网友解读成博主在反讽如今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科研重压。
在《青椒科研行为八戒》一文中,作者王云才提出了如下八条戒律,包括戒投入不足,戒效率低下,戒方向不定,戒平庸消极,戒自私自利,戒胸无大志,戒坐井自闭,戒定位不清。
这些劝诫乍看之下并无特别,但文中罗列的一些“指标“却着实扎眼。比如:“凡是3年内年均进账经费少于50万元,或还没有主持过两个国家基金的教师,都要施行上下班签到。无正当理由但每月工作时间小于120小时者,请自行离开,或被驱离。”又比如:“2015年及以后入职的博士在今后3年内必须拿到1项国家基金,2015年以前入职的博士在今后两年内必须拿到1项国家基金;2015年及以后入职的博士在6年内必须拿到2项国家基金,2015年以前入职的博士在5年内必须拿到2项国家基金。做不到的,走人!”
这样严苛的要求让不少人唏嘘不已。有人感慨,年轻科研人员该以此为戒,严格要求自己。更有人将其解读为对现行科研考核的不满与反讽,进而对提出这种戒律的行为也嗤之以鼻。
追访 离开勤奋无法成功
记者就此联系了王云才本人,网友们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让他更不愿意表明立场。“父母要求子女勤奋用功,旁人却以为不近人情?”王云才对这种观点感到不解。
他给记者推荐了两篇文章。一篇文章讲述了巴西足球记者Paloma的故事。Paloma从一名年轻体育记者成长为当地电视台的当家花旦,在男人都苦不堪言的电视行业里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一篇关于勤奋与励志的“鸡汤文”。
另一篇文章则援引了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一项名为《时间分配工作量研究计划》的调查。调查显示,该高校全职教师花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时间分别为58%、22%和20%。这与2003年全美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教师研究》报告中的结果相似。
“我赞同人是有差别的,学者也是如此,但没有哪个顶尖学者不靠勤奋就能够成功。”王云才说。在他看来,参考美国教授的工作时间,可见他对国内“青椒”们提出的诸多“戒律”并不过分。
王云才表示:“从中学、大学到硕士、博士,再到找工作、求岗位,都有竞争与淘汰,但现状却是很多人都希望少干活多挣钱。”
点评 兴趣缺失,理想不足
重提科研“戒律”,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看来依然是有必要的。她同时强调,相较规定,兴趣对于做科研来说也非常重要。“搞科研也是双向选择,应该让真正有热情、感兴趣的人来做。”
对科研抱有热情和兴趣,是否自律就不再成为一个难题?以兴趣作为“甘坐冷板凳”的支撑,对于当下受浮躁与诱惑影响的科技界到底有多大的纠偏能力?
对此,一位要求匿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青年科研人员的最大问题是科研理想的严重缺失,“跟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他却无奈地表示,身为老师,如今却难以严格要求学生,因为担心过严要求“会出问题”。“相比成为‘高徒’,学生们更关心如何顺利毕业,怎么找到高薪的工作。”
该委员指出,现在很多“青椒”一方面抵触严苛的考核规定,另一方面却选择性地忽略了自身主观努力上的不足。这种现象既反映出当下社会价值导向的“唯利益化”倾向,又与科学信仰的长期缺失不无关系。
《中国科学报》 (2016-03-09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