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报记者 丁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这是国家给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布置的一项大“作业”。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在“十三五”会如何以科技支撑国家未来发展?近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了中科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将如何以科技支撑发展新理念?
白春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互相促进,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中科院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为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科技支撑。
在协调发展方面,解决我国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创造发展机遇,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十三五”时期,中科院将进一步重点部署,力争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开放发展方面,中科院将启动实施支撑服务“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加快建设海外科教中心,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和信息网络平台。实施全球科技治理能力建设计划,适时发起成立全球科研机构网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同时,中科院将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破解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阿喀琉斯之踵”,为国家赢得开放发展的主动权。
在共享发展方面,中科院将积极开展精准化科技扶贫,针对不同地区积极开发推广特色农业和产业技术,为不同类型的贫困人群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服务。积极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大力研发和推广信息网络技术,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中科院“十三五”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
白春礼:“十三五”时期,中科院要在一些重要领域率先实现跨越发展,一批重点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一批主流研究方向进入国际同领域前列,若干新兴前沿方向引领世界学科发展,解决一批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的贡献度大幅提升。
同时,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大批科技大家、领军人才和拔尖骨干人才。初步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不断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科技战略与规划提供科学建议和决策依据。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布局建设若干高水平海外科教中心。
《中国科学报》:“十三五”时期,中科院要完成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白春礼:一是积极承担并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按照高水平、高效率、大体量、大协作、长周期的要求,探索一条有效整合和组织力量完成国家重大任务的新路子,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继续推进先导专项的组织实施和新部署立项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领域四类机构的整体布局。紧扣根本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深化和落实分类改革重大举措,细化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设计,提高政策区分度。
三是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把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科研布局、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整合中科院优势力量和院外相关创新单元,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力争率先试点、作出标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强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的协同创新,聚焦国家、区域和民生等重大需求且中科院有独特优势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形成一批集成度高、带动性强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
五是全面加强党建和创新文化建设。
六是统筹抓好其他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继续落实院士制度改革举措,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高起点谋划国际科技合作;深化科教融合,积极探索与院外大学深度科教融合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报》:“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在科技创新方面预计会取得哪些突破性的进展?
白春礼:通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到2020年,中科院将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在“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方面,预期取得的主要突破性、标志性进展是:
一批主流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同领域前列,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学科国际科学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前列,若干新兴前沿方向引领世界学科发展,在部分优势学科领域形成5~10个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世界级科学研究中心。
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创新跨越。例如,攻克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全球卫星导航、空间科学卫星、海底观测网络和高端深海探测大型装备、海斗深渊、先进深部探矿设备、“大智移云”、自主可控的系统软硬件、网络和信息安全、信息内容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新原理大推重比发动机、先进核能等的关键科技问题,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占领国际科技制高点。
在系统集成研究、工程化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的贡献度大幅提升,成为重要产业升级的创新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源头、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保障,知识产权收益比2015年翻一番,为社会创造年产值逾万亿元。
中科院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同类研究机构前3名,大部分研究所处于国际并行地位,三分之一左右的研究所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建设若干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一批高水平海外科教中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科学报》:长期以来,中科院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发展科技产业。“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将如何破解科研与产业化“两张皮”的难题?
白春礼: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顺、不畅、不力的问题显得尤为紧迫。最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中科院提出的“三个面向”要求,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科院启动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解决一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需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技创新供给。“十三五”期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年、利税600亿元/年;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000亿元/年、利税600亿元/年,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孵化“双创”企业5000家;为2万家企业提供“四技”服务;5年间专利实施超过1万件次,有效专利实施率达到20%。
主要举措有:一是推动重大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二是深化与重点区域和大型骨干企业战略合作,孵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体系和载体建设;四是积极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
为了确保上述举措落到实处,中科院进一步加强了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专项目标如期实现,力争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6-03-0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