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第12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京颁奖,生物医学领域占5席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5-12-28 9:1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今年,中国女科学家的表现异常闪耀。既有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也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女科学家在科技领域内取得越来越突出的成就。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近日在京揭晓,有9位青年女科学家获奖,其中来自医药领域的共5人。


这9位科学家平均年龄35.8岁,年龄最大的1970年1月出生,年龄最小的1982年1月出生。她们中既有硕果累累的知名科学家,也有异军突起的“80后”新锐。从宇宙空间的物理探索,到神经细胞的基础研究,从量子计算、利用流星余迹通讯,到情绪解码以及癌症的攻克与治疗——她们满怀对科学的执着与信仰,依靠科学的力量让世界更美。


医药圈美女们向来都是获奖大户,第11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0人名单中有6人跟医药卫生有关,今年9人名单中有5人从事着与生物医学相关的研究。我们期待这些医药圈美女中会出现下一个屠呦呦。

杨倩


科研经历:1970年生,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2009年,杨倩从自噬(CMA)角度阐述了帕金森病的致病蛋白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机制,为帕金森发病机理提供了全新的科研视角和理论基础,被誉为2009年帕金森研究的两个重要发现之一。两年后,作为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团队开展应激条件下稳态失衡在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创新发现,


目前,杨倩在Science、Molecular Cell、Autophagy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SCI他引470余次,累计影响因子176。担任陕西省预防医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会员,为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等杂志编委和多个SCI杂志审稿专家。入选陕西省中青年领军人才,获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享受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获奖感言: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谁在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都是用不懈努力换来的。

吴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


科研经历:1982年出生的她,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文班),获医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她去了美国顶尖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她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并受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食管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在揭示肿瘤易感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以及遗传变异与患者预后差异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已发表SCI论文58篇,影响因子共678.40;其中第1或并列第1作者22篇,包括7篇Nature Genetics、2篇Gut、1篇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3篇Cancer Research等,通讯作者1篇;影响因子共348.11。论文共被他引1206次,第1或并列第1作者论文他引451次,单篇最高他引142次。主持科技部863项目一项,并参与多项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


目前是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和众多重要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


获奖感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吴蓓丽(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经历: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于2006年获得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在2007年4月加入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 Stevens博士的研究小组,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蓓丽从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多年,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目前,主要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以期揭示不同GPCR蛋白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机制,以及将信号向下游传递的特异性传导机制,并为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提供线索和依据。已在上海药物所成功建立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在多种重要GPCR蛋白的结构测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获奖感言:坚持梦想,勇于挑战,你一定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张丽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研经历:1973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毛细管电色谱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1999年赴德国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从事毛细管电泳和质谱联用于金属蛋白的分析。2000年回国,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在日本德岛大学Baba教授研究室从事微流控芯片用于基因组的研究工作。2003年4月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的身份招聘回国,致力于生物样品高效分离与高灵敏检测的研究。


张丽华既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也是该所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组长。她将研究组的研究方向定位在“针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度检测,侧重于开展基于多维液相色谱和多维毛细管电泳的基础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平台的研究”。在“谈癌色变”的时代,张丽华专注蛋白质分析,捕捉癌细胞转移的蛛丝马迹,实现肝癌等重大疾病的临床诊疗突破。


张丽华研究员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20余项获得授权,7项获得实施转化,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共20余项。


获奖感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执着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胡海岚(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


科研经历:1992-199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取得该专业学士学位,之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rey goodman的指导下于2002年获得了神经生物学方向博士学位。2009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自2015年5月起任职浙大。实验室致力于研究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曾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


胡海岚教授利用一项名为TAI-FISH的新技术解释了各脑区对于喜好或者厌恶的情绪反应编码模式。找到大脑中和每种基本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也就破解了情绪的密码,乃至一些心理疾病的“命门”,比如抑郁症。她还在其他一脑科学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阐明情绪因素如何影响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并首次揭示内侧前额叶脑区的神经活动在社会等级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胡海岚教授专注研究情绪疾病的脑机制,为探寻抑郁症的深层发病机制,从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出发,通过蛋白定量质谱分析,电生理以及行为学等多种科学手段,首次证实了抑郁症的发生和大脑内“βCaMKII”的蛋白激酶分子密切相关,它是调节神经活动的重要蛋白,当它出现在大脑中负责传递奖赏信息的核心区域并且表达水平过高时,就会抑制快乐因子“多巴胺”的分泌,并且充当失望使者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大脑,导致了快感缺失与行为绝望,这也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获奖感言:做科研不能仅仅有“夏天”的激情,更要耐得住“冬天”的寂寞,只要自信和坚持,‘春天’自然到来,‘秋天’才会硕果累累。
 

来源:米内网/李五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7031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