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丁建庭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近日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是因为他领导的团队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性突破;二是因为他将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不管是哪一项成绩,首先应该向施一公表达祝贺,同时也促使人们再次思考行政和学术的关系。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施一公的身份标签集中在学术领域——他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但在2008年选择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他的团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今次的成果更是被业内权威人士称为“诺奖级成果”;他本人不仅成功当选中科院院士,并且成为荣获国际爱明诺夫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从一定意义上说,施一公符合人们对“学术明星”的所有想象:爱国、敬业、勤奋、有突破性成就。但在不久的将来,他却要在副校长这一重要行政岗位上再次出发,这虽符合“学而优则仕”的惯常规律,但人们也担心:这颗熠熠闪光的“学术明星”将如何处理学术与行政的关系,一个无限接近诺奖的人会不会到头来与诺奖渐行渐远?
人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据了解,施一公每天的作息时间大致如此:早上6时半起床,和夫人一起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8时前到办公室开始工作,晚上一般11时回到家,继续写文章、处理未完成的事情或者打国际长途电话,同美国的朋友讨论学术问题,直到后半夜1时前睡觉。如果再增加处理副校长事务的时间,施一公要么牺牲休息时间,要么减少教学研究时间。尽管施一公承诺“无论多忙,教学和科研都不能丢掉”,但他也坦承“现在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已经不如自己刚回国的时候多了”。大量事实证明,行政和学术很难齐头并进。通常的表现有两种:一是专注行政事务,荒废了学术研究;二是继续专注学术研究,在行政事务上却不尽责。当然也有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垄断学术资源,占有他人学术成果,表面上看似行政与学术的“双赢”,实则是危害更大的学术腐败。无论哪一种,都不可取,都难言是对人才的正确使用。施一公能否走出“第四条道路”,实现学术与行政的真正“双赢”,人们不免为其担忧。
人们对施一公的担忧,更大程度上是对学校行政化的一种疑虑。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一方面学校领导必定也是学术领军人物,少有纯粹行政管理的“专业人才”,更多是“全才”;另一方面行政级别对大多数教师都有比较高的吸引力,不少人甘愿放弃学术成就追求级别。过度行政化容易产生两个负面结果:一是权力通吃,有了行政权力就要攫取学术地位;二是学术通吃,有了学术成就就要占据行政领导岗位。为什么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为什么不能分别专注于行政和学术两条线?这些疑问持续困惑着许多人,假使能做到这些,估计会有更多人专注于各自的领域,而不是寻求跨领域“通吃”。这实际上不单单存在于学校,在不少机构都存在权力通吃和向权力靠拢的现象。这种“官本位”思维荼毒甚深,它限制了人们在专业领域的自由发展,也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施一公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倘若是学术和副校长之间做一道选择题,人们更愿意施一公继续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因为培养一名真正的“学术大牛”,引领一个学科的向前发展,要比培养一名优秀的学校领导更难,也更重要。不过,想到施一公已有院长、校长助理、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挂职)的历练,想必他能更加从容应对副校长的行政管理事务。但愿他最后能在学术和行政之间取得“双赢”。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