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组会唠叨(五):研究生生活怎样过才无怨无悔?
(王德华)
在组会上唠叨,成了一种特权,学生已经习惯了,忍受能力也增强了,等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就毕业走人了。尽管我有时候说起来控制不住,激动起来也不少胡言乱语,学生多是忍受,沉默,实在熬不住了,至多给一个猜不出是赞还是无奈的微笑,或是想听更猛烈话语的眼神。这个时候,我就会很知趣地,很自觉地,闭嘴。更多的时候,是学生的纵容,什么信号都不给你,诱惑着你胡说。
由于我一直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所谓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的力量,所以一有机会,总是很不自量力地想对学生说点什么。我也知道,好为人师,是很让人讨厌的。可既然为师,就需要脸皮厚实起来。我也清楚,不少时候总以为自己比学生有些方面要知道得多一些,虽然是实情,但也是自大。所以,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老师明明讲错了,甚至有些胡言了,也不敢吭声,美曰尊重老师。给了老师面子,实际上是让老师丢了面子。
也有不想说的时候。不想说的时候,学生们还总是会给个机会,希望我说几句。也可能是客气,但我往往就会当真,真的就说了起来。
这是我们组每周五上演的节目。
上周五组会,这一幕重演。
由于有已经答辩即将离所的学生,有即将回所开始工作的学生,有不同年级的学生,我唠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选择科学问题,这是不同年级的研究生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其实,导师们也是一样的感觉。我们都知道做学问,要选择重要的科学问题,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科学问题,有兴趣的科学问题… … 那么怎么选择呢?怎么去发现呢?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机遇,有不同的选择和发现方式。我觉得没有一个最优的原则。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讲自己的科学问题的时候,总会说这个方面国际上没有报道,那个方面国内外没有文献,这个问题没有人做过,那个问题没有人研究过,这个是空白,那个也没有相关信息…..等等。要做的问题,可以做的问题,很多很多。
我做学生的时候,也这样思考过。慢慢地,我觉得这样的想法,似乎有些问题了。
我们做研究,不是去填补什么还没有认识到有价值的那些空白,也不是提供一些看起来意义不大的所谓的新的信息,也不是探索随便一个什么方面的所谓的未知。原因很简单,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后,有了感觉后,我们就会发现周围的问题千千万万,世间的未知万万千千,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去研究呢?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够做出创造的时间更是短暂,那么该如何在有限的有效的生命里去选择、从事那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呢?
答案是:值!上面说的那些科学问题,应该就是值得做的问题,值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做的问题,值得一个人花费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去做,甚至值得花费更多的人生精力去做的问题。值得做,值得付出,就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判断了。学术界也有判断,但创新的,超前的,原创性强的,改变已有理念的工作,学术界往往开始是抵触的,权威们有时候是很粗鲁地压抑的。这就是为什么学术界总是喊着鼓励创新,鼓励求同存异,鼓励争论,鼓励交流。真正的创新,原创,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鹦鹉学舌两句话。与选择科学问题相关的,我记得有学者说过,对于研究生的课题,导师只需要问学生两个问题:你的研究新在哪里?what’s new? 你的研究下一步该怎么做?what is the next? 我很欣赏这两个问题。我曾写过,一项好的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设备和途径去解决、找到答案,找出答案后,根据答案,再引出下一个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这样一步步追问下去,步步都是新,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问题的深度和高度自然就不同一般。多数有影响力的实验室或学者的成长和发展,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参加国际会议的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有影响力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影响力的学者都都有自己的专长。虽然科学问题都差不多,但研究的思路和技巧不同,关注的方面不同,兴趣点不同。提起一个学者的名字,聊起一个实验室,立马就会想到他(她)的工作的特色,他(她)实验室关注的问题,他们的学术贡献。有特色,有专长,有影响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己感兴趣和有激情探索的学术问题和学术领域,只要坚持下来,耐住寂寞,苦心钻研,专心思考,孜孜不倦,定有成果,也没有不成功的理由。这是一个学者在学术界立足的根本,也是学术能持续的根本。重复,模仿,跟踪,蜻蜓点水,短平快,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全面开花,这样的学术,虽然很现实,当今也很普遍,但这不是真学术。真学术关注的是科学问题,不是论文。
作为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应该有这个认识,也应该有这个眼光。
第二个方面:如何做到无怨无悔、心安理得?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们说,几年的苦读,自己很辛苦,很努力,终于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学位,无怨无悔!有的博士研究生,确实名至实归,有的则不是。空喊无怨无悔,实则是自己欺骗自己,自我安慰而已。
什么叫无怨无悔?你明明有能力发表5篇论文,你却只发表了1篇,是不是无怨无悔?你本能够发高质量的论文,你发了几篇一般水准的,算不算无怨无悔?你虽然发表了很好的学术论文,但你过得很委屈,内心里不喜欢这种日子,不热爱这个职业,算不算无怨无悔?几年的大好时光,你除了发表一篇影响力还未知的论文外,心里空荡荡的,掰着手指清点到底学到了什么?五个手指还没有伸全,算不算无怨无悔?
那怎么才算无怨无悔?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大的努力。
跟体育竞赛一样,百米也好,万米也好,马拉松也好,终点都知道,就在那里,冠军只有一名。但是每一位参赛者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甚至是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这就是体育竞赛的魅力和精神。
我们能做到吗?做到了吗?我们每天做到了吗?每周做到了吗?每月做到了吗?每年做到了吗?3年,5年,6年,甚至8年,仔细想想,做到了吗?
如果回答是Yes, I have. 那么,你太值得尊敬了。你没有理由不自豪。只要你尽力做了,发表什么档次的论文就不重要了,你的研究生生活是丰富的,充实的,快乐的,你做到了无怨无悔!
我们不能因为认为自己不能获得冠军,就松懈,就应付,甚至就放弃,那就会有遗憾。有遗憾,是很难过的事情。每一个参赛而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都是尽了力的,也是自己最好的表现,都是值得赞赏的。结果很重要,过程更重要!
再问:发表论文重要吗?非常重要。
发表CNS论文重要吗?当然重要。
如果以发表CNS论文为目标,那么一定要选择有潜力的学科方向,有能力的导师,有实力的实验室。当然,还要做好其他心理准备。
打住。
来源:科学网/王德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