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获得二代基因测序试点后 试点单位应该试什么?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5-6-10 9:0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14年初,国家卫计委和食药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出台文件叫停二代基因测序服务,并着手推进试点工作。2015年4月,卫计委公布了肿瘤领域第二代基因测序共20家试点单位。虽然试点单位已经确定,但行业内部依然处于迷茫阶段。这一被社会资本强势插入的医疗领域,在各种合力的推动下“虚火十足”。

究竟什么样的基因测序服务才是临床和患者最需要的?临床医生对于二代测序又持怎样的态度?健康界深入到试点单位的医生和临床科室中,希望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试点单位应该试什么?

在本次采访的过程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国内二代测序市场规范的缺失。而亟需规范的不仅是实验流程、报告格式等技术层面问题,还包括整个市场的运作方式。本次卫纪委审批通过的20家临床试点单位,从某种程度上说走到了行业的最前端,同时也承担起了制定标准化流程,建立统一行业标准的重担。

健康界采访了华南地区首批获得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资格的医院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防癌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邵建永,从他筹备实验室的过程以及实际工作经历中了解目前国内二代基因测序所面临的问题。

试价格:什么样的价格标准才算合理

虽然二代测序的产品之前已经陆续在市场上出现,但是定价标准却并不明确。据了解,目前基因检测市场上一个小的Panel收费在四五千元,全基因组测序大约两万元,还有费用更高的可以达到八万元人民币。

这样的价格,可以被称为是市场的产物。不过这种“存在即合理”的定价方式显然不符合未来规范化市场的要求。

邵建永表示,目前做一个全基因组的二代测序,试剂耗材费用已经低于一千美金。但是试剂的价格只是整体检测成本的一部分。二代测序的成本会降低,但不会像人们预想的那么低,尤其是还需加上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报告解析,相应的人员投入的成本及要求会更高。

与此同时邵建永也认为,二代测序在从科研走向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基因检测收费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临床及患者的实际承受能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基因检测产品的定价,即试剂成本价格;第二方面,面向临床,多方听证,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第三方面,就目前来看,收费价格还不会低到理想中的程度,所以要让临床医生及患者接受这一收费标准。

举例来说,很多时候患者可能只需要了解一两个基因的突变情况,但是测序产品里还包含其它的基因。即使这些结果可以用于科研,但是这部分的成本是不是应该由患者支付还是一个问题。

试产品: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合临床

二代测序走上商业和临床之路,都离不开最终的产品。邵建永表示,商业化的试剂盒应该满足哪些要求?试剂盒应该包含哪些成分?有效性应该如何进行验证?这都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

邵建永表示,临床工作和科研不同,很多研发人员依然带着做科研的思路去设计临床产品,不能充分考虑到临床的需求。比如说,一个测序产品可能包含10个基因、50个基因、500个基因,这样的产品是否能针对性地用于某一种肿瘤?选择这些基因有哪些依据,临床上能体现出什么价值?还有进行一个测序的测序深度应该选择50×的还是1000×?50×只能检查出5%的突变丰度,而1000×的连0.1%的突变都可以检测,最终的选择还要考虑临床的实际需要,即不同的检测目的,选择不同的测序深度。

最后邵建永还强调,目前基因测序结果的判读多以西方人群的基因序列数据库为标准。但是西方人群的基因突变规律与意义和东方人群的很可能不尽相同。未来要推动二代基因测序的临床发展,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东方人群或者中国人的基因序列数据库。

试流程:在试点单位中建立标准化流程

在采访过程中,邵建永谈到实验室今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一个二代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标准化流程。二代测序的临床应用绝不是工业化的测序,也绝不是固定格式的工业分析。

由于操作步骤繁多、质量控制过程复杂,二代测序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测序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及重复性,这是标准化流程建立的首要目的。由于基因测序结果信息量大,二代测序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如何从获得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出为临床所用的数据。“假如测了600个基因,理论上每个基因的结果都应该告知病人,不能笼统地只告诉病人一个大致的结果。但是作为临床报告这样就不现实,如果列出600个基因的结果,那临床医生就要骂人了。如何报告,这也是临床应用试点要解决的问题。”

邵建永表示,既然是做试点就要解决问题。行业标准、技术标准、试剂的规范、报告解读格式、人员的资质,这些都是要通过试点来完成。“要带着问题去做试点。不为国家解决问题,做这样的试点有什么意义?”

医生认知度是否会影响临床推广?

自2004年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问世起,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在技术逐步完善的同时,一批行业内的先行者也在不断探索真正可行的商业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和医院以及第三方体检机构的合作,还是线上基因诊断的兴起,最终都离不开医生的参与。作为医疗行为的主体之一,临床医生对于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认可程度如何?

本次被批准的20家试点单位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张小田表示,目前来说临床的医生也非常关注基因诊断和癌症个体化治疗,因为这切实关系到他们能不能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不过也有一些医生关注度较差,一些基层医生可能会由于他们的患者不能承担靶向药物的费用,所以不是很关注基因测序技术。

另外,除了观念上的差别,临床医生对于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认知可能还会受限于理论基础不足。张小田表示,很多医生知道基因测序技术,但是对于数据的解读、结果的分析、临床应用的风险以及治疗失败的可能性都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如果一线医生对于基因测序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肯定会制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出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临床推广除了技术、标准和市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外,还不能不考虑支付方的问题。在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谈到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时表示目前还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一项检测技术要从产品做成产业还要求医保来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目前来说应该不太可能。”

不管二代基因测序在未来的潜力有多巨大,就目前来说标准、有序、高效的临床应用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或许此次试点单位的审批,会让二代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步入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下的快车道。

来源:健康界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6641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