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医药卫生领域候选人(36位)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5-5-22 9:0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始于2002年,每年评选一次。本届评选医药卫生领域推出36位候选人。

1.吴天一

人物小传

吴天一 青海高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高原医学研究国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6月生,新疆人,中国医科大学毕业。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人工关节领域的开拓者,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医学专家。他扎根青藏高原50多年,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他在国内首次组织国际阿尼玛卿山学术登山队,获取大量高山生理学资料,获得国际贡献奖。他提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系统被国际高山医学会接纳为国际标准,并将首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在全世界实施。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他提出的急救方案保护了在5年建设中14万余名建设工人零死亡,被国际上誉为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获201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2.阮长耿

人物小传

阮长耿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医学教授、苏州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1939年8月生,上海人,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血液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血液学,尤其是血栓与止血的研究。他鉴定出国际上第一个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并首先阐明血小板膜糖蛋白I作为粘附蛋白Von Willebrand因子受体的功能,成为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研制出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他成功研制了“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其中的5株单抗被确认为国际血小板研究试剂。他在中法医学科学合作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曾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国功勋骑士勋章”及“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成为为数不多的连获两枚法兰西国家功绩勋章的华人科学家之一。2014年,获法国医学科学院颁发的“法国医学科学院塞维雅奖”及苏州科技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

3.乔杰

人物小传

乔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964年1月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博士。

提名理由

她在发现调控人类胚胎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创建新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和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她应用单个卵母细胞全基因测序技术,构建高精度重组定位的个人遗传表达谱,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和筛查,成为我国生殖领域第一个在Cell杂志发表论文的临床医生。她建立人类女性的遗传图谱,将其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提高试管婴儿活产率,揭示人类早期胚胎DNA去甲基化过程的异质性,使不孕症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完成了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入选中国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4.李平亚

人物小传

李平亚 吉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发改委“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主任。博士毕业于沈阳医科大学。1957年1月生,吉林人。

提名理由

作为我国人参产业的资深专家,他一直致力于长白山人参、西洋参等名贵药材的研究及以天然药物为主的新药开发,在人参皂苷结构修饰和创新药物开发产业化应用上取得突出成就。他发现新人参皂苷(元)30余个,为发挥人参入血成分的疗效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他将达玛烷型人参皂苷转化为西洋参特有的奥科梯隆型人参皂苷,提高了人参的药用价值,实现了以人参为基源的系列新药工业化生产,领先国际水平。经他研发的伪人参皂苷GQ注射液等一批抗癌、降糖、心血管和促智等新药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省级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学术专著4部,发明专利20余项。

5.孙玉岭

人物小传

孙玉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1976年4月生,河南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

提名理由

孙玉岭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列研究,一系列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使该病的诊治达到国际水平。他先后建立了门静脉高压症的CEAP诊断系统,提出布-加综合征侵入性治疗适应证标准,开创了布-加综合征分期治疗,提出了布-加综合征病理生理学分型。在肝脏基础研究中,他初步分离并证实了肝脏内干细胞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并在肝脏内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中获得了新的认识;在肝脏移植的免疫排斥的预警、检测和治疗中,也取得新的研究进展。他开创全胰腺断端封闭式胰肠端侧吻合术,填补了该项手术空白。曾获河南省自然科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6.李良成

人物小传

李良成,厦门大学药学院副教授。1968年4月生,河南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理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药理学研究,取得许多原创性研究成果:1)首次阐明了IG20基因表达异常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为开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个体化基因导向治疗药物提供了可能性,被国内外5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2)首次证明了MADD介导TNG-alpha /TNFR/ ERK1/2信号传导通路活化的分子机理,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药物的研发创造了条件;3)首次发现了神经特异的IG20基因的剪切异构体,为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特异性个体化药物的研制带来了希望;4)首次筛选出了TNG-α诱导的NF-kB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一等奖。

7.蔡志明

人物小传

蔡志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医院协会理事。1956年11月生,广东揭西人,中山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管理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让泌尿系统疾病研究与实际应用无缝对接,实现产学研的完美链接。在研究中,他发现8个膀胱癌高频突变染色质重塑基因和2个姐妹染色体分离基因及膀胱癌靶标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以及12个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相关基因;研发靶向捕获深度测序的复合靶标芯片和超微量尿液癌细胞检测仪,提高了膀胱癌早期诊断准确率;建设储存样本超10万份、容量达300T的全球最大的黄种人恶性肿瘤多组学数据库,使我国成为全球领先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遗传资源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地方联合肿瘤基因组临床应用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在国内外推广基因组技术指导下的肿瘤早期筛查和个体化治疗。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鹏城杰出人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金探针奖”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市长奖等荣誉。发表论文237篇,学术专著1部,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1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

8.唐仕波

人物小传

唐仕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副主编,美国黄斑病学会及视网膜专家协会会员,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协会(APVRS)理事,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眼科管理分会会长,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61年4月生,广西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进行了近30年的潜心研究,是我国第一位应用VEGF药物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专家,也是我国最早引入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专家之一。每年诊治和挽救了大量的疑难重症患者,并以爱心致力于慈善医疗活动,对有困难的患者提供关爱与帮助,深受国内外患者的尊敬和喜爱,很多海外病人慕名而来。他带领的团队在我国率先对视网膜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眼底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做了大量探索研究。由他发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与“国际华人玻璃体视网膜专家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我国眼底病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眼科学与国外的交流。先后承担30多项国家及省部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近300篇。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德国洪堡基金、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卫生部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亚太眼科学会突出贡献奖、“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以及2015年金博奖“创新突出贡献奖”等。作为我国眼底病领域的领军式人物,他为推动我国眼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9.李先亮

人物小传

李先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付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3月生,辽宁人,香港大学外科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器官移植外科医生和免疫耐受领域的研究者,他长期致力于器官移植基础临床转化研究。他优化了传统器官保存液的配方,发现了新的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拓展了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成理,并在临床上的到应用。他建立可传染性移植免疫耐受动物模型,发现脾脏和移植物本身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效应性细胞对调节性细胞信号通路的反向调节作用,明确了调节性细胞在移植器官局部和全身系统介导免疫耐受的不同机理。以此整理发表关于Tregs体内转移聚集,离体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等实验方案,成为该领域标准的实验方法。他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免疫崁合性调节性细胞介导免疫耐受的概念,强调了免疫互噬作用在诱导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并以此现象为基础,结合了免疫崁合理论和调节性细胞理论,开辟了临床免疫耐受研究的新途径。他发现诱导临床免疫耐受的药物,获得了国际专利保护,开拓了临床实践的可能。作为优秀的器官移植领域的创新者,他获得过世界器官移植协会和欧洲器官移植协会的奖励,并受邀为世界器官移植大会的分会场主席,目前发表论文交流63篇,总影响因子125分,他引超过280多次。

10.陈启军

人物小传

陈启军,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2007年至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度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2010年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人兽共患病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长)。1963年5月生,河北人。

提名理由

他潜心人兽共患疟原虫病研究,并取得多项独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很大影响力。他利用单细胞操作技术,将单个疟原虫虫体所表达的抗原变异基因进行了全部扩增和克隆,在国际上率先揭示和阐明了疟原虫的抗原变异机制,该成果以第一署名发表于国际一流杂志《Nature》(IF32.18);他在国际上首先创建了小型基因原位表达系统,这一独特思路使得目的基因可在动物体内进行原位高效表达,表达水平是DNA疫苗的数万倍,该系统在疟原虫基因疫苗的研究上已获成功,这一重要和突破性发现将使得基因疫苗的广泛利用成为可能。他先后主持国际会议3次。199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1.陈栋

人物小传

陈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医针挑科主任、学科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新医微创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1958年2月生,广东人。

提名理由

他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新医微创针挑疗法创始人、领军人,长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新医微创医学研究,其主持国家科研专项:“针挑疗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精子异常临床研究”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荣获全国百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举办国家、省级继教项目15期和培养学员3000余人;成果推广单位32个; 33年来诊治全国及世界五大洲患者达数十万人次。率先在全国率先研制出新一代挑针(国家发明专利),并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公开发表于医学核心期刊、权威杂志论著108篇;主编著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育不孕症》、《男科学》、《性医学》等专著9部。专著荣获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题词:“发展祖国医疗事业,造福子孙后代”。

12.秦庆明

人物小传

秦庆明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1966年9月生,广西人,中国农业大学分子植物病理/生物化学博士。

提名理由

秦庆明教授长期从事医学及植物病原—寄主分子互作等交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医学及植物病原菌致病分子机理、医学及植物病原菌与其寄主互作的分子机理及寄主抗病/免疫的分子机理研究。这些研究为全面阐析寄主-病原互作的内在机制和制定因这些病原菌侵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及重要农作物病害防控新策略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近年来,秦庆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有关寄主-病原互作的研究论文,这些研究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他也因此在国际同行间享有盛誉,多次被邀请包括在2015年第五届国际微生物大会、2015年第六届世界基因大会等国际学术大学上做口头报告或主持专题研讨会;现已担任两家国际学术期刊的评审编委及我国<植物病理学报>特邀编审专家,独立受邀为十多家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的特邀审稿人。

13.蒋忠民

人物小传

蒋忠民,吉林大学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68年11月生,吉林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课程班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

提名理由

蒋忠民从事皮肤专业24年,长期致力于皮肤病临床与病理研究,在免疫性皮肤病与早期皮肤肿瘤的诊治,复杂疑难不典型皮肤病的分析,皮肤病与系统性疾病的联系,以及皮肤病理学诊断等领域,有深入的观察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共诊治皮肤病患者15万人,发现和诊治国内外疑难罕见病100余病种,积累了数万病例500余万字的病情随访记录,发现了大量早期线索,创建了2000种皮肤病高效诊断路径,形成了基于病症关系与病理变化并结合临床随访的结构化诊疗经验体系。在实践探索中尤其重视临床思维创新,诊疗理念创新和医疗服务创新,设计了与患者互动的《皮肤临床思维路线图》,《疑难病诊断分析策略》,《个体化分析随访策略》及大量探索性临床思维模型,指导临床实践,加强了医患沟通,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疏导困惑,探查病因,减轻病症,提升了诊疗的质量和效率,以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增进了医患互信,改善了医患关系。

14.陈国强

人物小传

陈国强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航医疗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63年3月生,湖南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著名的功能微创神经外科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开创了多项国内第一的手术和新技术。他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各种脑室疾病的专家,治疗患者超过100例/年,是中国脑室软镜第一人。他在国际首创神经内镜下钻孔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不放置引流);在国内最早开展立体定向微创显微切除脑功能区及脑深部病灶,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立体定向手术系统;独立完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总量达到1.5万余例。目前年手术量超过1800余例,是国内外治疗此类疾病手术量最多、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最高的专家。

15.刘丽梅

人物小传

刘丽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导、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后。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提名理由

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分子机制、基因诊断与个体化药物靶向治疗研究20余年,成绩斐然。众所周知,中国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患病人数已逾百万,居世界第一,致病基因一直未能得到确定,极易漏诊和误诊,难以辨因施治,从而成为临床诊疗的难点。2013年刘丽梅教授的研究团队率先世界发现了"第一个中国MODY致病基因" ——KCNJ11基因,推动了中国和亚洲糖尿病的基因诊断和个体化药物靶向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2014年2月“揭秘中国MODY致病基因密码”荣登“2013年国际糖尿病十大热点”榜首;2014年11月荣获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发的“2013年度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最具影响力研究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 2010年发现“PPARG基因突变与smoking促进中国人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与作用机理”; 2007年发现中国第一例、世界第三例MODY6/NeuroD1突变家系和致病机理。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于欧、美糖尿病权威杂志《Diabetologia》,《Diabetes Care》等。此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6.王明伟

人物小传

王明伟教授,中组部”****“特聘专家,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主任、上海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美国医学会(AMA)会员、亚太地区分子生物学联盟(IMBN)成员、亚洲化学生物学联盟(ACBI)成员。1956年12月生,上海人。

提名理由

王明伟积极投身于创办和建设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大大提升了我国在新药创制领域的国际显示度和综合竞争力。其领导的团队十余年来始终位居当代药物发现的前沿,三度攻破科学难题(即发现首个具有体内治疗活性的B型G蛋白偶联受体小分子激动剂、解析首批两个B型G蛋白偶联受体之一的三维结构和阐明类胰岛素肽5的糖代谢调节作用),成果丰硕,影响巨大。他所参与研发的新化学实体抗早孕新药赛米司酮作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课题,先后获得了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的授权,成功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已经申报1.1类新药证书。

17.邢念增

人物小传

邢念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泌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副组长。1967年2月生,山东临沂人。医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一名医生,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治及泌尿微创手术。精确的手术思路、精细的手术解剖、精湛的手术技艺及高度的责任心成就了邢念增艺术性的手术风格,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多次应邀主持国际学术会议或作大会演讲。曾到全国几十家三级甲等医院会诊手术,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

作为一名医学研究者,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多项重要课题。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槲皮素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功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与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含有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的肾癌手术,等等。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论文SCI引用600余次。主编国内第一部3D腹腔镜手术光盘。参加多部国内外专著编写。

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及军队医疗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拥有四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及两项美国专利。

18.张伟

人物小传:

张伟,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教育部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主任。1977年12月生,湖南岳阳人,中南大学药理学博士。

提名理由:

张伟在转运体的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常务副所长,协助我国个体化医学创始人周宏灏院士推动了个体化医学在国家的转化应用。他发现了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等多种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在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降糖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药代和药效中的作用;阐明了离子通道转运体HERG、人类果蝇毛球族相关基因TRIB3、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基因RGS2、环氧化酶基因COX-2、血型基因ABO、核受体亚家族3基因NR3C2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基因对钙离子拮抗药、ACEI、AT1受体阻断药等多类降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分别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和肾移植患者中建立了国内最大样本量的抗凝药华法林和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2项稳定剂量预测综合数学模型,集合多项遗传、表观遗传及临床因素,具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19.岑山

人物小传

岑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9年11月生,山东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与免疫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我国病毒学基础研究与抗病毒临床药物应用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以病毒学基础感染组学、宿主天然抗病毒分子机理等方法对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流感病毒、手足口、埃博拉等重大和新发病原病毒的病毒宿主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新发现的新型抗感染药物靶点为契机,开发出以微生物来源为主的感染新药。他主持建立了重大病原病毒相关宿主因子的基础研究以及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评价平台。发表论文80余篇,撰写专著1部,在抗病毒药物研发方面上的研究成果已申报专利20余项。

20.彭育才

人物小传

彭育才 珠海市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研发副总经理,广东省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965年10月生,湖南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微生物免疫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分子生物和细胞生物学专家,他一直致力于生物医药开发与应用研究,在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和功能分析,以及细胞株建立、蛋白纯化、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及技术更新方面,享有国际知名度;他成功在国内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生产的技术平台,并借助所建技术平台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单克隆抗体药物品种,个别已顺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该类产品的研制成功有助于国内企业抢占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他首次发现了一个新的、对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转录有调控作用的细胞因子AMF1,并发现病毒蛋白E2通过与AMF1、p53、p300等的相互作用,实现人乳头瘤病毒复制并引起宫颈癌和皮疣。发表论文13篇以上

21.陈卫红

人物小传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预防医学会职业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1967年11月生,湖南人,德国埃森大学医学博士。

提名理由

陈卫红针对严重危害健康的生产性粉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不仅用于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粉尘接触限值和粉尘作业分级等7项国家标准的制订或修订,且被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美国等指导各国预防粉尘危害官方文件大篇幅引用,是美国劳工部和德国修订《矽尘接触限值法规》的主要依据。研究成果阐明了生产性粉尘的致病规律,提出粉尘接触人群的疾病防控和健康监护的重点内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Alice Hamilton奖等。

22.周小军

人物小传

周小军 中山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分会理事。1970年11月生,湖南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博士。

提名理由

周小军主要从事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运用流行病学开展鼻咽癌及其高危人群(EB病毒感染、鼻咽癌前病变)中医体质调查,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鼻咽癌气虚质相关基因、分子等研究,确认气虚质在鼻咽癌发病的作用地位及其作用过程。并运用中药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治疗EB病毒感染及鼻咽癌高危人群,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制鼻咽解毒颗粒用于治疗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高危者(EB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在鼻咽癌高发区早期防治鼻咽癌取得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23.周永宁

人物小传

周永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甘肃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1961年11月出生,宁夏人。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主要擅长消化内镜、消化系肿瘤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主持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甘肃省武威市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项目首先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甘肃省胃癌高发区建立筛查队列,进一步应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以及理化分析等手段,通过研究胃癌环境高危因素与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发现和确定与胃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高发区幽门螺杆菌基因型、毒力分型等特征;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重要的胃癌关联基因和蛋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研发试剂盒并应用于临床;通过选择性COX-2 抑制剂对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为胃癌临床提供新的分子靶向药物;通过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疗效,使其作为可能适宜技术予以推广;探索中医药预防与治疗胃癌的疗效;进而基于上述工作,提出甘肃省胃癌防控策略及模式。201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4.王伟业

人物小传

王伟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样本库主任。浙江义乌人,博士毕业于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提名理由

王伟业曾先后在美国多家顶级科研机构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回国后,致力于生物样本库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领导的IT合作团队在较短时间内启动了几个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已经成功完成的生物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BIMS系统)已在多家样本库建设和管理者发挥作用。另外领导的两项信息化科研项目已经分别获得上海科委创新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的经费支持,探索应用统一多方数据元素的方法和数据屏蔽技术,建设信息共享机制和运作模式,促进国内国际合作研究以及是样本资源的共享建设。作为领域内的领军者之一,尤其是在样本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随着国际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不断创新,走在样本库建设与管理领域发展的最前沿。

25.刘变英

人物小传

刘变英,女,1953年6月生,山西沁源人,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班毕业。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副院长兼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山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编委。先后获解放军军队和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三等奖七项。

提名理由

刘变英始终把为患者解除痛苦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她率先在山西省内开展了无痛苦胃镜检查术、消化道支架、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术、超声内镜检查术、早癌内镜下切除术等30余项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创建了省内集临床部、内镜诊疗中心、介入诊疗室一体的消化疾病专业科室,是目前山西省内唯一与国际消化学科模式接轨的科室。并在科室内进行现代化学科管理,实行与国家接轨的“五常法”管理,创建了“精品医疗”的科室文化,建立了合理的技术梯队,创建了山西消化内科品牌学科,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山西培训基地”,开展“山西省消化内镜在岗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培训学员470余名,覆盖全省11个地市、150家医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十大杰出女性、五一巾帼奖;获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奖杰出领袖奖。

26.李荣秀

人物小传

李荣秀,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1962年2月生,河南人,剑桥大学生物工程博士。

提名理由

李荣秀是生物活性产品仿生亲和纯化技术领域著名前沿科学家,具有超过20年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的经验, 多项成果产业化成功, 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他关于抗体药物仿生亲和纯化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科技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获得美国、英国和南非等多项国际专利和1992年英国女王技术成就奖,现由加拿大上市公司ProMetic Life Sciences Inc进行规模化制造和全球销售(商品名:MAbsorbents),年销售数达百万美元,至今每年持续收到专利许可费。此外,他的关于慢性病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在癌症模型、关节炎模型和胆固醇模型上实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针对人体内源靶点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成功,实现了生物药发展的重大突破,开辟一个疫苗药物研究领域和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性新模式,将我国治疗性疫苗研发生产推进到国际前沿水平。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7.静进

人物小传

静进,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主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二审专家等。1959年8月生,内蒙古人。

提名理由

静进是我国当代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领域著名的学者。他长期扎根教学一线,先后创建了中山大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点与博士点,业绩考核十年来位居前茅,深受师生好评,获“十佳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1999年在他主导和协助下,在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创建了全国首家集教学、科研和临床为一体的“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作为特聘专家诊疗各类发育和行为障碍儿童1万多人次,该机构被海内外媒体多次报道。主持修订的儿童发育测评工具在全国相关行业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自1996年以来每年主办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学习班”,迄今培训专业人员达4000多人次。曾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教育部、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8.欧阳宏伟

人物小传

欧阳宏伟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理事。1971年11月生,湖南人,新加坡国立大学骨科组织工程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专注于肌肉骨骼系统的创伤与修复研究,开展再生医学交叉前沿研究,建立肌腱\软骨\骨组织工程技术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产品。他率先在国内建立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技术(第三类医疗新技术)的临床转化规范、途径和示范,并逐步建立了以自体浓集细胞和活性因子治疗骨科难治疾病(骨折不愈合、关节软骨损伤、肌腱损伤等)的系列实用再生医疗技术,并逐渐在浙江、广东、湖南、山东等多省多家三甲医院推广,成功治愈浙江省女篮、男排等省级以上主力运动员10余名,成功治疗骨关节软骨损伤、骨折不愈合、肌腱损伤等病例数百例,促进了再生医学手段与现有临床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提升了骨科难治疾病的治疗效果,推进了骨科再生医疗发展,也为其他部位的人体组织的再生技术转化提供了借鉴。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入选中组部国家“****”、201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9.萧伟

人物小传

萧伟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康缘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1959年10月生,山东潍坊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经方验方现代开发、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中药国际化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并全部实现产业化;他率先提出让中药回归药物属性的理念和“解码”中药的研究思路,研发成功新药46个,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他首次在产业化水平构建了基于功效成分的中成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并成功应用于热毒宁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等9个中成药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并在美国完成了桂枝茯苓胶囊460例Ⅱ期临床试验,为中药国际化研究进行了方法学探索和示范。他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70亿元,实现利税58亿元。

30.艾克拜尔•热合曼

人物小传

艾克拜尔•热合曼 新疆阿尔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医科大学副教授,国家“****”特聘专家。1963年12月生,新疆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化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的科技精英,他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和法医毒物学研究并取得成就。他在法医毒物分析领域建立了GC-MS—SPE毒品检测方法,为当地司法鉴定毒品含量及生物标本中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有力支持;他在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领域不断创新,研发出幽门螺杆菌的酶快速检测试剂、幽门螺杆菌的13C-尿素呼气快速检测试剂合、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的基因定性定量检测试剂盒等,已广泛运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治疗和检测。发表论文多篇,荣获乌鲁木齐高新区 “十百千”人才工程十类人才称号。

31.谭建明

人物小传

谭建明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总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1959年11月,湖南人,上海医科大学博士毕业。

提名理由

谭建明是国内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他创建了器官移植快速HLA全套基因配型技术、抗体筛选技术,提出了氨基酸残基配型新标准;研制成功HLA基因分型芯片;在亚洲率先开展成人胰岛细胞肝内移植新技术以及肾—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发明专利2项。

32.孟元光

人物小传

孟元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1965年10月,山西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博士。

提名理由

孟元光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国家、省部级、军队及院级课题10余项,自主研发科技成果转化2项,获科技成果转化经费600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产前诊断及子宫内膜异位相关领域研究;与生物治疗病区合作,开展转化医学临床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Medline及统计源期刊论文60余篇,SCI单篇最高IF8.151分,影响因子合计大于25。主编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妇科腹腔镜系列手术》1套,即将出版中华医学会视听教材《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1部。2006年获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1项;2007年荣获解放军总医院“突出贡献奖”;2011年获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奖(内镜微创名医奖);2013年被列为解放军总医院“百位名医”培育对象

33.朱献军

人物小传

朱献军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实验眼科学编委。1974年3月生,河南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细胞生物学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我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他始终致力于眼睛疾病的遗传学和动物疾病模型构建与疾病机理、治疗研究,并在眼睛病变研究方面取得成就。他克隆了神经退行性病变基因Atp8a2,首次证明了磷酸酰酯类内翻酶在退行性轴突病变和视网膜、内耳病变过程中的作用;他发现青光眼神经病变早期病变和病程发展标志物-星型胶质细胞活化和侵袭。 发表论文13篇,影响因子99分,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6篇。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百人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4.夏昭林

人物小传

夏昭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教授。1958 年 4 月生,山东人。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化学物健康风险评估与职业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保护广大职业人群健康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以苯、氯乙烯、丁二烯等化学致癌物接触工人健康危害的预防和干预,深入开展化学致癌物的职业接触评估,探索其致遗传损伤的早期标志,发展新的生物标志检测技术,从前期预防、早期干预和早期侦测及健康监护开展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危害的防控技术研究。他还曾对职业伤害、铁矿矽肺、儿童白血病、老年人多维健康评价等进行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均以中英文论著公开发表,积极促进了我国公众健康领域发展和传播。

35.魏启明

人物小传

魏启明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教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美国胸科学院院士、美国纳米医学科学院院士、国际纳米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美国纳米医学科学院院长。1954年12月生,台湾人,日本三重大学医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纳米医学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他第一个发现了C型多肽是一种特异的内源性静脉扩张剂,并将ANP和CNP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发明了具有强烈血管扩张和利尿效果,可治疗心肾衰竭和高血压的新型人工多肽,获得美国和国际专利授权。他发现脑钠素(BNP)是心力衰竭的重要临床指标之一,论文《心脑钠素在心力衰竭的变化》被美国心脏学会评为“心力衰竭研究的关键论文”。他自主创立了纳米医学研究院研发公司,研究开发纳米生物检测技术和纳米抗肿瘤药物及纳米心血管药物等纳米医学产品,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技术攻关实力,能够为研究项目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

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他注重开展纳米技术对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靶向治疗研究,为纳米生物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36.吴传斌

人物小传

吴传斌 教授,博士导师,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创新药物制剂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组部“****”特聘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生物颗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药剂学博士。

提名理由:他致力于药物制剂产业化技术和新型药物释放系统的研究,在药物制剂的创新、产业化与国际化上做出了重要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广州市领军人才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在国内外获50余项有关制剂应用基础研究的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负责研发的多个制剂产品已成功在美国、欧洲及中国上市,为打破我国医药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出口原料,进口制剂”的低端生存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全军医药卫生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来源:新浪科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9375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