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施一公: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5-4-13 10:2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强

郑筱倩 宗雷 许会增/文 郭俊华/图

“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3月6日晚,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先用河南话打招呼。

为河南发展建言,为老乡形象改变点赞、为河南学子呐喊和建言……施一公说,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财富,但很少崇尚科学,这是很可怕的。这个社会的原动力是知识,这个社会到了崇尚科学的时候,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

关于河南

如今能拍胸脯说

“我是河南人”

河南商报记者:3月3日,省委书记郭庚茂调研北京“河南人之家”时,提出“河南人原来不被外人认可,自己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现在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你觉得河南人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施一公:我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河南口音),地道到18岁考上清华之前,没离开过河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省之间还没有那么大差别,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突然变得糟糕。我当时心情很不愉快,一直在想“河南人惹谁了?”

后来想清楚原因,还是因为河南比较穷,但经过十几年,河南发展起来了,成为经济总量第五大省,文化传统等也得到认可。如今拍着胸脯说“我是河南人”,肯定没问题了。

关于大学

行政化是一种通病

河南商报记者:目前不少大学的行政化现象备受诟病,对此你怎么看?

施一公:现在的高校的确是高度行政化,每办一件事,都可能有很多行政环节“作梗”。

也因为大学行政化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机构,多出来很多会议,很多教授、科研人员每天真正用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有限。

我曾经给一个教授说,我每天只能有一半时间用在科研上,他听后非常吃惊,说他顶多有四分之一时间能用到科研上。

这其实是一种通病,大学行政化不是指大学领导的行政职务级别,真正的症结是大学的行政管理。

关于科研

将有重大成果给老乡报喜

河南商报记者:去年12月,媒体报道你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这会不会耽误你正常的科研和教学?

施一公:很难兼顾。客观一点讲,兼顾不了,我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好在我在北京市卫计委的工作只是挂职,主要工作还是搞科研和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

总体来讲,我也很高兴地说,我把一半时间花在科研上。而且过去一年的科研成果还是不错的,进展很顺,会有一些重大成果出来,到时会给家乡人民报个喜。

关于原动力

通过努力能改变一些事情

河南商报记者:此前你有一次演讲,题目是《我的科研动力》。你曾提到自己跟其他科学家不同,驱使你的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为什么要这么说?

施一公: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我睡得少。每天凌晨1点睡觉,早上6点45分起床。与夫人一起为孩子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周而复始。

尽管每天晚上累得要命,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我觉得,有这么多可以做的事情,而且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一些事情,能够往前走一小步,就是我的原动力,而我的原动力跟我的性格有关。

关于教育

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

河南商报记者: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上个好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你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施一公:这个就是我比较纠结的地方了。对高精尖大学的学生就业,我有深深的疑虑。

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需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这些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就业没有关系。

这样的学生应该大智若愚,看世界看得很远,不应该被钱牵了鼻子。但是很遗憾,这个事情我们没有做到。

我认为,中国教育最欠缺的部分,相对而言,不是大学生出去找工作很困难,而是最好的一批大学的学生,毕业以后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而忘了自己更大的责任,放弃追求更“大写”的人生。

我很怀念我小时候,那时我们崇尚科学,听的都是陈景润、张广厚、华罗庚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人,梦想就是学文化,学科学。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财富,但很少崇尚科学,这是很可怕的。这个社会的原动力是知识,这个社会到了崇尚科学的时候,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

关于人才

有人文情怀才叫人才

河南商报记者:对于现在而言,上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施一公:从根本上来讲,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清华大学的学生,第一要学会做人。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应该在人文精神上进一步提炼,对国家有责任感,这方面的培养和专业技术知识一样重要。

大学培养出的是毛坯,不是成品。毛坯出来以后,在人文情怀方面有了相当的底蕴,这叫人才。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一群人,才配得上大学生的称号。

河南应建小型研究性大学

河南商报记者:河南在人才的外引内培方面,如何做才能为国家战略在河南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施一公:我觉得河南应该成立一些研究院所,邀请一些“大牛”。一个好的研究所,可以支撑这个领域的高精尖产业发展。不要眼光太短,研究所表面上看是花钱做研究,但会带来长久的效益。

河南应该建小型的研究性大学,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可以在全国排到前列。这种潜在的对生产力的调动,是一两个上市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河南缺什么呢?缺真正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院所,缺真正在国内排在前列、在世界有地位的大学。这两项如果都到位,我相信河南经济会有转机。(原标题:曾在全国两会期间,大喊出“我是河南人”的施一公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财富,但很少崇尚科学,这很可怕 施一公: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

来源:河南商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13281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