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结果新鲜出炉

1楼
equip2 发表于:2011-7-6 10:33:00

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结果新鲜出炉
哈佛稳居第一 中科院表现甚佳 北大首进前100名

中国科教评价网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于2011年5月6日发布。结果认为,北京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排名已由2009年的第155位跃升入百强。
  
按照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为序,本次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大学共1565所。在榜单上,中国大陆排在第7位,比2009年前进5位,在前30强国家(地区)中进步最大。但从进入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600名的大学来看,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囊括了前100名中的近76%,前200名中的72%,前300名中的近68%。

评价显示,北京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排名已由2009年的第155位跃升入百强,大陆有9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的1565所大学排行中。我国大陆仅有北京大学进入前100名,此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等6所高校进入前300强,以上7所高校在国内大学的排名情况与2009年变化不大。

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未能跻身前列,这也说明了中国大学在各个方面和国外名牌大学之间的差距。

《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第一名的北大世界排名第100位,大陆有91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前1%的1565所大学排行。

报告认为,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发文量,大力提高论文质量、扩大科研影响力、增强科研发展力,努力建设一流学科,把握世界科研前沿,努力进行原创性的研发

此次评价主要由3类30个排行榜组成,分别是:“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基本指标排行榜”、“2011年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分22个学科)和“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分7个基本指标),还分析了中国高校在世界上所处位置。

在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有91所大学进入,香港有6所。台湾有41所,美国、加拿大和意大利、日本、英国、德国囊括了前100名中的近76%,前200名中的72%,前300名中的近68%,前600名中的60%。大陆仅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0名,前300名中有7所。

进入本次排行榜的大学为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1565所大学。其中,美国334所,德国84所,英国112所,日本142所,中国大陆91所,法国92所。

报告指出,有一部分中国大学的名次提高,但是世界顶尖大学(前100名)、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101-300名)和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301-600名)的数量仍不多。中国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对于世界科研强国来说仍有很大差距。

可以看出,差距是真实存在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艰巨的任务!

该中心认为,每两年一次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相关要求,清楚认识我国大学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促进我国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存在的不足,为逐步地、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数据参考,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和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这份评价报告为一流大学建设发展提供定位信息,为广大学子出国深造提供择校指南,为高等教育创新进步提供数据参考,为政府部门管理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这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连续第4次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主要由3类30个排行榜组成,分别是:“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2011年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分22个学科)和“2011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基本指标排行榜”(分7个基本指标),还分别对同等档次的高校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对2011年与2009年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最后在评价结果和比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我国高校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从国家、机构和学科建设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建议。
 
进入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大学为《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1565所大学,其中美国334所,日本142所,英国112所,法国92所,中国大陆91所,德国84所,上述六个国家或地区进入排行的大学数占总数的54.6%,其中中国大陆进入排行的大学数量占总数的5.8%。另外,ESI根据学科性质和发展特点等因素设置了22个学科,其中包括一个交叉学科。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按近11年来的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排在前1%的学校方可进入ESI学科排行,共有252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入ESI学科排行,其中大学1565所,科研机构960所。
 
此次评价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2000年1月1日-2010年8月31日时段的数据以及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2005-2010年间的数据。
在评价指标体系上,我们沿用了原来的指标体系,即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组成的一级评价指标。其中科研生产力用近11年来发表论文数(ESI收录论文数)来衡量,科研影响力用近11年发表论文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排行的学科数来衡量,科研创新力用热门论文和专利来衡量,科研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衡量。
 
为顺利开展评价工作,我们首先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问题,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参与评价的1565所大学中,前300名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其中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
 
位居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16名的大学代表着世界大学的顶尖水平,占参与排行的1565所大学的前1%,它们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西雅图)、牛津大学(英国)、东京大学(日本)、密歇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剑桥大学(英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多伦多大学(加拿大)、伊利诺伊大学(美国)。

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结果有:
 
 1、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竞争激烈,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进入ESI学科排行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2251所,其中大学1207所(53.6%);2009年,机构总数增至2413所,其中大学1475所(61.1%);2011年,机构总数增至2525所,其中大学1565所(62%)。不仅进入ESI排行前1%的大学逐年增多,而且每所大学在各个指标上的表现也在提高,充分显示了各国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视,也表明了各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付出的努力和成效。
 
2、我国大学的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国家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上,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各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中国大陆排在第7位,比去年前进5位,进步非常大,是前30强国家(地区)中进步最大的;中国香港排在第23位,比去年退步一位;中国台湾排在第28位,比去年退步两位。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名次普遍上升,但中国大学的总体表现并未提高许多。尽管有一部分中国大学的名次提高,但是世界顶尖大学(前100名)、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101-300名)和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301-600名)的数量仍不多。这说明各个国家的整体科研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虽然我国的整体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但是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来说仍有很大差距。这不仅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相符,也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符。

来源:http://www.nseac.com/html/14/219854.html

2楼
equip2 发表于:2011-7-6 10:34:00

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结果新鲜出炉(2) 
 
3、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有91所大学进入,中国台湾有41所进入,中国香港有6所进入。前600名我国大陆占有28所,台湾有9所,香港有6所,占总量的7.2%,我国大学科研水平在世界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进入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600名的大学来看,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囊括了前100名中的近76%,前200名中的72%,前300名中的近68%,前600名中的60%,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这6个发达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研实力。我国大陆仅有一所大学进入前100名,前300名中有7所中国大陆大学,即北京大学(第100名)、清华大学(第109名)、浙江大学(第110名)、上海交通大学(第158名)、复旦大学(第214名)、南京大学(第24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79名);前600名中,中国大陆有28所,占总量的4.7%。中国台湾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台湾大学(第81名)、台湾成功大学(第221名)和台湾清华大学(第347名);中国香港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香港大学(第121名)、香港中文大学(第176名)和香港科技大学(第276名)。 

4、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名次普遍上升,但是在国家(地区)内,名次相对位置变化不大。如,与2009相比,中国大陆前二十名的学校变化都不大,见表1:
表1 2011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之中国大陆大学(前20强)
2011世界排名 地区排名(2011 2009)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100 1 1 PEKING UNIV 北京大学
109 2 3 TSING HUA UNIV 清华大学
110 3 2 ZHEJIANG UNIV 浙江大学
158 4 5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上海交通大学
214 5 7 FUDAN UNIV 复旦大学
242 6 4 NANJING UNIV 南京大学
279 7 6 UNIV SCI & TECHNOL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5 8 13 SUN YAT SEN UNIV 中山大学
348 9 8 SHANDONG UNIV 山东大学
353 10 10 SICHUAN UNIV 四川大学
361 11 9 JILIN UNIV 吉林大学
379 12 12 WUHAN UNIV 武汉大学
384 13 11 NANKAI UNIV 南开大学
386 14 14 HUAZHONG UNIV SCI & TECHNOL 华中科技大学
398 15 15 HARBIN INST TECHNOL 哈尔滨工业大学
429 16 16 DALIAN UNIV TECHNOL 大连理工大学
446 17 17 LANZHOU UNIV 兰州大学
458 18 18 XIAN JIAOTONG UNIV 西安交通大学
460 19 22 SOUTHEAST UNIV 东南大学
479 20 19 TIANJIN UNIV 天津大学

5、中国高被引和热门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与世界科研强国仍有很大差距。2011年中国大陆高被引论文指标位居第8位,热门论文居第9位。与2009年相比,高被引论文位次提升3位,热门论文提升2位。中国大陆的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数量和位次不断提升,表明中国大陆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都在持续增强。但是与世界科研强国相比,差距仍很大。如,排在世界前20名的大学高被引论文数量都在1000篇以上,其中哈佛大学的高被引数量高达4560篇,但是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学高被引论文仅为279篇。排在世界前20名的大学热门论文数量也是北京大学的2~10倍。尽管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的数量和位次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高被引论文占有率较低,如2011年中国大陆的高被引论文占有率位居世界第44位。这些都表明中国论文的质量仍需要大幅度提升。
 
6、中国专利的数量大幅提升固然可喜,但是在数量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与往年一样,中国大学的专利数量较大。如2011年,浙江大学的专利数量达到8846件,清华大学的专利数量为6050件,而世界顶尖大学的专利数量大多数不超过1000。一方面与中国专利的类型有关,中国专利很大一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但实际上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太认可这种类型的专利;另一方面,中国的专利转化率较低,国外大学专利转化率却比中国高,部分专利所有权转移给其他公司等所有者。此外,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较为严谨,但是法律的执行效率并不高,等等。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大学的过程中,除了增加数量,更应注重质量。
 
7、中国大陆的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从2007年到2009年,中国大陆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除了Economics & Business(经济与商业), Immunology(免疫学)和PsychiatryPsychology(精神病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外,其它19个学科均有中国大陆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入ESI排名。但是对于每所大学或科研机构而言,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学科数量很少。除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各有19、15、13、1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外,其它中国大陆大学都只有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而世界顶尖大学基本上进入所有22个学科排名。而在进入ESI排名中的中国大陆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仅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各有两个学科排在世界前10位,中国科学院排在世界前10的两个学科为:Physics(物理学)和Plant & Animal Science(植物学和动物学),清华大学排在世界前十的两个学科为Engineering(工程学)和Material Science(材料科学),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未有进入世界前十的学科。但是,总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学有14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斯坦福大学有10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等。
     
结合本次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中心认为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过程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①努力提高发文量,以增强科研生产力;②大力提高论文质量,增加论文被引总量、高被引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等,以扩大科研影响力、增强科研发展力;③努力建设一流学科,扩大科研影响力;④把握世界科研前沿,提高热门论文数,以增强科研创新力;⑤努力进行原创性的研发,不仅提高专利总数,更要增加专利人均拥有数,尤其要注重发明类型的专利的研发,以增强科研创新力。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的科研竞争力,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列。
 
来源:http://www.nseac.com/html/14/219854_2.html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5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8594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