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膜技术行业内部报告《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此报告是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膜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膜技术网共同联合出版的。
《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黄霞教授顾问指导下,由郑祥博士、陈福泰博士带领团队共同完成。本报告共542 页,31.6万字,分三大部分十四个章节对中国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您若想对中国膜产业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或投资,本报告《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是您极为重要的战略咨询与参考工具!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本报告的内容,请点此浏览
随着中国创业板的启动,膜产业就像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进入2010年后已经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一切恰好是赶上了伟大的时代!
作为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膜产业被誉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在21 世纪的环保、能源、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等产业中将扮演着战略性角色。从本世纪伊始全球膜市场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全球膜市场的销售额达到63亿美元,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据市场预测,2011年全球膜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110亿美元。
截至2010年9月,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项目位于沙特东部的祖尔角地区,2012年建成后可生产淡化海水100万m3/d;全球最大的MBR工程已经签约开建,位于阿拉伯迪拜朱美拉,规模为22万m3/d;全球最大的超滤膜饮用水厂项目位于美国加州的twin oaks , 已经建成运行,规模为37.85万m3/d;加拿大的Lakeview超滤膜水厂,设计规模为36万 m3/d,其远期规模为50万m3/d。
截止到2010年9月,国内最大海水淡化项目为天津的北疆电厂工程,规模为20万m3/d;国内最大的MBR工程为北京清河再生水厂二期工程,规模为15万m3/d。国内最大的将超滤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项目为北京清河污水厂再生水厂二期工程,规模为32万m3/ d。
中国膜产业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年我国膜产业市场额度为75亿元,2009年底市场额度达到230亿元。预计到2015年底,市场额度将超过300亿元,膜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滤、超滤、反渗透等膜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与回用、饮用水处理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与回用、膜法饮用水工程已经相继建成。
水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城市和海水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均把膜技术产业放到重要的位置。这些政策对促进我国膜产业快速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目前中国膜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中的重要部分,中国的膜企业也加入到这个全球性市场的激烈竞争。随着并购、联盟以及许可协议等,中国膜产业市场变化迅速而复杂。
中国膜产业借助于国内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机会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尚未形成整体优势,整个产业发展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膜厂商和工程公司。就中国膜产业的整体性进行考虑,其发展水平距离全球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很长路的要走。
全球所有的优秀膜企业均已参与到中国膜产业市场的竞争,使得这个市场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而是一场全球优秀膜企业的对决。中国膜企业要真正发展起来,一定要采用新的发展思维方式,进行一些大创新、大思路,才能进行大发展。紧紧抓住膜材料与膜技术是国家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重大战略期,采用全球视野,采取全球资源为我所用,以及产业链对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企业内部要加强技术创新、流程再造、质量内控、模式创新、渠道拓展、品牌塑造等。
可喜的是,中国膜产业界的某些著名企业已经引入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战略投资,加速整合市场、技术、资本、渠道和人力资源等,背靠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使这些国内企业大大缩减了与全球一流膜企业的差距,并开始在全球膜产业界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创业板的设立,对中国的膜企业绝对是个利好。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5-10家优秀膜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华山论剑,谁与争锋,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若想对中国膜产业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或投资,本报告《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是您极为重要的战略咨询与参考工具!
《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黄霞教授顾问指导下,由郑祥博士、陈福泰博士带领团队共同完成。由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膜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膜技术网联合出版,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报告的编写工作。
编者简介

郑祥,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6年因出色的教学工作获嘉诚奖教金,2008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 郑祥博士长期致力于膜分离技术和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技术与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Process Biochemistry, Desalin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有关MBR的报告。近年来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和国家863项目等。 电子邮箱:zhengxiang7825@163.com
陈福泰,博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膜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副主任。长期以来专注于MBR等膜法水处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膜材料制备技术等研究与应用。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863”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博士后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MBR-RO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新型膜材料制备、低温节能式膜蒸馏高盐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并将其应用到烟草废水、化工废水、市政污水回用、重金属废水、乳化液处理等实际工程中。 主持设计、技术支持并跟踪研究了多项膜法污水处理工程。主持翻译《膜生物反应器:水和污水处理的原理与应用》专著1本,主持制定《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装置》国家行业标准1项,合作编写《膜技术前沿及工程应用》等专著2本,主持编写了2008、2009、2010年度的《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和《膜生物反应器行业分析报告》,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已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做膜技术专题特邀报告,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一等奖等。电子邮箱:cft@tsinghua.edu.c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25 23:33:52编辑过]
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542 页,31.6万字,分三大部分十四个章节对中国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报告的第一部分介绍全球膜市场的总体现状,对全球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与发展前沿进行详细评述,同时针对中国膜产业环境,从科研、政策、投资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另外对中国膜产业竞争力、膜产业发展重点、膜技术在水资源再利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中国膜产业投资的针对性建议。
报告第二部分选择了国内十家著名膜企业与全球十二家著名膜企业,对他们的经营业绩、核心业务、在华发展战略及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报告第三部分选取25个典型工程案例,分别从项目背景、工艺流程、成本效益进行多角度的剖析,25个案例涉及超滤、微滤、反渗透三大膜过程及其集成技术在海水苦咸水淡化、污水资源化、工业节水、饮用水处理四大领域的应用。
虽然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由于水平和经验所限,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
报告得到了行业诸多研究机构和核心企业的鼎力支持和协助,提供了大量数据和许多专业性参考意见。
报告向各单位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