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帮企业甩掉“成长的烦恼”
——记园区生物纳米园公共检测中心获国家级认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专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的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内含公共分析平台、抗体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生物医药平台、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平台)公共检测中心(即其中的公共分析平台)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了江苏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之一。
获得CNAS认可后,相当于加入了全球生物医药实验室的“WTO”:超过43个国家的相关实验室都将认可园区公共分析平台的数据结果。这也使得生物纳米园内的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全球认可的实验数据。
专业、高效服务,打造公共技术平台的全国品牌
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现有42名员工,其中19个博士、10个硕士,本科13个。其中,创新生物医药平台以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国家863高技术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詹启敏教授领先,并由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姬云博士为主要负责人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而另一个子平台——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平台则是以“药物传导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教授为核心,拥有一支由6名博士、2名硕士组成的专业管理团队。
在完善硬件、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同时,生物纳米园还为平台开设了一个便捷的服务窗口:建设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平台来匹配硬件技术平台,企业只需登陆网站,即可查询、预约一站式搞定。在一流的软、硬件保障下,众多的企业从中受惠,如杭州宜康生物、东南大学、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提供各类检测技术服务。深圳生科源生物科技公司在公司研发过程中,需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产品检测技术要求高,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分析,在比对全国多家技术平台后,最终选择与苏州生物纳米园联系,特地将样品从深圳邮寄到苏州检测。
围绕产业链规划,引领企业发展
生物纳米园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科教创新区内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区域,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反映出园区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产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工程的理念,成为园区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产业的又一个标志。但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不是投入大笔资金、购买高价仪器就能达到其效果的。政府搭台却市场化运营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需要经过详细的产业规划与全面调研方可有序建设。
例如,园区现有的公共分析平台、抗体公共服务平台是针对处在基础研发阶段的企业而设计,它们完善的基础检测仪器和设备为初创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成本。而当企业步入成长期,需要专业技术平台对应支持,甚至要求平台的技术水准能够“拔高”企业的研发水平时,通过与技术一流的专业团队合作,共同建设类似于苏州创新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纳米靶向药物传导平台,则是更佳选择。
落户在生物纳米园的企业思坦维生物公司就充分尝到了覆盖产业链的公共技术平台带来的“甜头”:截止目前,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已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经达到700余次,其产品已进入到临床前研究阶段,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公司总经理周群敏表示:公司从成立伊始到现在,在产品研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使用园区公共技术平台,估算下来,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我们节省了上百万元资金。
为了帮助企业甩掉“成长的烦恼”,近期生物纳米园还将启动建设扶持企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试生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