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基因科技产业蓄势待发 优惠政策须作适应性调整
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大力加强我国生物基因科学研究,促进生物基因产业加快发展,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层次,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对基因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的迫切诉求以及政府措施的效果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基因产业是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一直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集聚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生物技术成果大规模实现产业化。
基因科学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以基因科学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已在能源、化工、海洋等领域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兴产业,并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2006年~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25%的高增长速度。2008年,中国生物产业总产值接近11000亿元,成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抗风险能力较强的行业之一。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已在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安排了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3个专项,加大力度支持重大生物技术应用和重要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在论坛上表示,虽然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依然落后于国外,但在基因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优惠政策需适应产业发展规律
虽然我国基因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其发展速度也比其他产业相对较快,但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少。在肯定已有成果的同时,不少学者也对束缚产业未来发展的许多问题发表了看法。
王志珍认为,基因科学研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缺乏,基因技术的宣传、普及和推广,在行业标准、准入制度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杨邦杰表示,我国对高新技术优的惠政策不适应生物基因产业的发展规律,对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认识比较薄弱,这势必会严重影响新药物的研制。
“基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对于被监管的行业来讲,第一就是申报能不能加快,第二就是政府采购能不能落到实处。”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从行业应有的角度提出了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宁则指出农业基因研究面临的迫切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原始创新少,专利保护技术不多,支撑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体制有待优化,涉农企业实力不雄厚,缺乏安全评价体系,管理规范研究滞后等,是我国农业基因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集中在科研院所而不是企业,这种学与商、利与益的分割甚至对立,使中国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也是影响产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同推动产业平衡发展
现在,企业对于研究开发的成果,往往请一些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来鉴定,这容易造成企业研发成果评价的学术化倾向,即“企业向学术靠拢”。这与产业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同时,一些项目的立项缺乏企业的意见,更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判断。复旦大学教授、联合基因集团董事长毛裕民说:“除重大基础研究领域之外,许多国家重大应用项目的立项应当先听听企业意见,从企业的角度看这个项目是否有市场价值。项目完成时要请企业来评价,要重视企业的评价意见。”
在基因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兴产业更是如此。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的质量、素质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质量。行业组织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在企业、政府、社会公众沟通中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公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一个良性市场的形成,消费者是产业发展的现实支持者。
基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健强调:“只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推动,才能使基因产业发展得更顺利、更平衡。”
建技术强国和产业大国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论坛上表示,今年我国将启动“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生物技术产业将是规划重点。未来我国将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努力建成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他强调,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我国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我国将抓紧实施与生物技术发展相关的国家重大专项,筛选基础好、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项目,予以优先安排部署。着力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切实解决与人民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息息相关的重大生物技术问题,为解决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将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贯彻到正在开展的“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之中,切实将推进生物科技的自主创新落实到国家各项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之中,营造良好的适合生物经济发展的科技环境。
同时加强尖子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速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人才。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信息资源中心,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加速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产学研联盟。通过产学研联盟等多种途径促进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与企业战略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此外,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以个方式加强生物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迅速提升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水平,提升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
《科学时报》 (2009-6-8 B2 区域 产业)
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6/220204.html?id=220204
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科技部于2009年6月2日至3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客观地分析我国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战略和战术。国家有关部门、基因生物科研单位、生物基因公司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会议。
基因产业:好风还需凭借力
大环境未与政策同步,科研水平与产业规模脱节
生物技术今年以来在国内制药界频频引领话题“风暴”,作为生物技术重要内容之一的基因科学领域,如何在当前利好的政策环境下推动其产业进步,正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
“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依然落后于国外,但是在基因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有些方面甚至是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6月2~3日召开的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如是说。此外,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等出席了该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科研与国际差距较小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逾越,并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科学产业被誉为本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
王志珍指出,这个时期正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发展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作为惟一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中国家,独立完成其中1%的基因解析,使得我国发展基因产业的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成为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下的亮点产业之一,其中,我国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已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
陈竺在会上介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我国还拥有世界上第一个政府批准的基因治疗制剂——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有100多个新药;此外,还建立了抗体药物研究重要技术平台,在若干重要传染病的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产业面临诸多尴尬
目前,基因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时代”。大规模人类基因测序的完成,为基因科学的研究打开更广阔的天地,使得基因科学声名四海;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明,也为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然而,科研先进并不能代表市场成功。在国内,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无法忽视。
张勤表示,基因研究和市场经济应用与国外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虽然授权专利远远高于国外,但是专利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率远远低于国外。
张勤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04到2008年,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基因技术专利申请,国内年均增长26.4%,国外年均增长17.8%;其中,2008年受理专利4532件,国内3475件,占全部申请量的75.2%, 共授权了1321件专利,国内占945件,约是2007年的1.83倍。
“国内基因专利申请在绝对数量上占据了优势。但是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内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所占比重由四成降至不足二成,2004~2008年,在基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专利权人中,没有一家企业,八家是大专院校,其余两家是科研单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名前十的国外申请人均为企业。”
张勤分析指出,虽然基因技术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国内占多数,但国内的专利平均维持有效年限仅为4.8年,而同期国外为8.7年,比国外少了近4年。且随着年限增长,国内有效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国外,表明我国基因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基因专利技术水平和技术市场价值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有与会专家指出,财政对生物基因科技攻关投入不足,没有符合市场的金融体系推动生物基因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于风险高、投入大的产业没有机制解决资金需求,其中重要的是没有风险投资机制,因为国家财政有限,不可能对生物基因产业各方面、各企业进行支持,只有通过引进风险投资机制才能弥补国家财力的不足,并通过风险投资机制调动民间和国外基金发展生物基因产业。
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优惠政策不适应生物基因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对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认识比较薄弱,这样势必严重影响新药物的研制。有专家如是指出。
好政策还需好环境
今年出台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无疑将给整个生物产业带来诸多利好,由此,各路资本将更加关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无疑会更受青睐。
陈竺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从经济社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出发,继续组织实施若干生物产业重大专项,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科技部将通过采取优先安排部署基础好、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项目;加强尖子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加速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产学研联盟;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促进整个生物产业发展。
好政策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加强产学研沟通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均是必不可少的。与会人士均表达出这样一个期望。
记者手记
剪叶修枝须趁早
自2003年首次完成人类大规模基因测序,人们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紧接着,各方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然而,数年过去了,基因产业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实际上,研究并没有终止,产业也在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论坛上也透露了这一信息。然而,科研的成功并不代表市场的成功,目前国内实现产业化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技术并不多。原因有很多。
目前,基因组学的切入点多是以健康为主体的临床检测技术,如研究已知遗传疾病基因变异位点、疾病相关基因从头测序、基因表达的解析等。今年初,安徽医科大学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了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LEC基因变异,该研究成果也是中国首个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取得的成果。
类似这种疾病特定变异基因的发现,为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位点,这种精确的靶向治疗无疑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副作用。同时,针对此项进行相应的药物开发,其成功率也将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疾病并非只有一个变异基因,也并非只由基因引起,因此,虽然有着光明的前景,但目前研发瓶颈依然难于突破。
实际上,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基因技术以人为方式改变自然界遗传基因的基本规律,其自身特点造成研究和应用基因技术往往不可避免涉及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正是由于人为参与,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基因技术可能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基因产品、基因质量尚缺乏安全性保障,除了基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社会风险,法制和市场的不健全也会带来另一重风险,比如知识产权保障不利和过度保障造成后续研发的障碍。
另外,目前国内基因产业的业态也难说健康。研发方面,我国企业各生物研究基地内部和各个基地之间的研究重复现象严重,重视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现象很明显;企业方面,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过度竞争,损害的并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
同时,由于这个产业过于年轻,百姓对于生命科学知识也相对缺乏,造成一些打着基因旗号的伪科学的泛滥,从而给这个初生的行业贴上了不光彩的标签。
问题已经显现,何不赶紧曲突徙薪?如何加强基地产业战略研究规划和引导各个基地产业化研究的重点,避免和减少重复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定鲜明、技术层次清晰的生物基地群落,如何使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统筹协调发展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李瑶)
来源:http://www.yyjjb.com.cn/html/2009-06/08/content_90710.htm
知识产权局:我国基因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26%
6月2日,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邦杰出席论坛。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在论坛上表示,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基因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6%。
张勤表示,近年来,我国在基因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来自国内的基因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6.4%,来自国外的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7.8%。2008年共受理此类专利申请4532件,其中来自国内的申请为3410件,占总申请量的75.2%。2008年此类专利授权量为1321件,其中国内的为945件,近5年平均增长率为16.3%,均高于国外。但是,国内的相关专利分布状况不均衡,在近5年申请量排名前10名中,8家为高校,2家为科研单位,没有企业。因此,要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基因产业的发展,要鼓励国内的创新型企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进行PCT专利申请;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生物产业基地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强化产学研结合、提高应用转化率,建立基因专利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保障有关研究和产业健康发展。
基因研究应瞄准市场 产业化困局待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07-02-2009
基因产业前景广阔,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大力扶持。我国基因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产业发展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拓展基因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各方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专利权人有8家是高校,另外两家是科研机构,没有一家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日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也远高于国外,但专利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基因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市场上已有10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但要实现基因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呼唤重大技术突破
据张勤介绍,国内基因技术专利平均有效年限仅为4.8年,而国外一般为8.7年,而且随着年限临近,国内专利有效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国外。
“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专利的年限当然比较短。”联合基因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秦义龙表示,如果我国基因技术有重大突破,则会产生一系列专利,专利的年限也会相对较长。目前国内很少有系列专利出现,这反映出国内企业虽然模仿能力很强,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秦义龙表示,重大突破是建立在一系列突破基础上的,要想取得一系列突破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我国研究人员大多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好的项目比较少,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基本是各自为战,形不成强大的团队,所以难有重大突破。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人员大多在研发型企业,有能力研发出重大创新产品,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一直在跟着别人走,即模仿外国企业的产品。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认为,我国基因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长期发展。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创新平台老化。企业和研发机构仅有仿制药开发经验,在创新药物基础研究、立项评价、质量研究、安全评价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药物筛选、大规模哺乳细胞培养、抗体、基因治疗、蛋白质修饰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技术瓶颈,也未探索出成功的产业化服务模式。二是产业集成度低,人才、资金、设备匮乏而分散,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中小生物制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和做大做强的经验。三是传统经营管理手段已经落伍,缺乏复合型的经营人才。四是我国生物产业配套服务资源匮乏。战略研究、项目评估、战略咨询、信息交流、项目管理、专业培训、研发外包、会展策划、专利代理等服务水平低,例如一些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在时间和费用上均大大超出计划,一些政府资助项目无功而返,一些项目因为没有好的商业计划而找不到资助等。此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多知识产权由于专利代理机构不专业而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急需专业化、高层次、遵守职业操守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
从市场出发加快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基因领域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甚至有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基因基础研究方面的确取了一些成绩,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张磊表示,由于体制因素,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重视核心论文而轻视技术转化,完成前期工作后就匆匆将“青苗”出手,不愿意继续开展缺少“突破性”的技术完善工作,导致上游先进、中下游落后的现状,即实验室科研水平高,产业化制造水平和产品市场拓展水平低。
“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到开发市场化的产品,需要理念的转变。”秦义龙表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有研究成果,但不符合产业化的要求,而且高校、科研院所也很少有人会去将成果开发成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又没有这个能力。究其原因,“高校、科研院所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严重不足,我国搞应用研究的人才太少”。不过,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界限逐渐模糊,有些项目虽然是基础研究但离产业化很近,一旦成功就能推广应用,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需经过技术研发、中试、大规模生产三个环节。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调查证明,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到80%,而未经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张磊介绍说,先进国家在上述三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为l∶10∶100,而我国目前仅为1∶0.7∶100,中试被忽视成为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超级“瓶颈”,使得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良,从上游转入中下游的应用性产品不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磊表示,我国新药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是远离生产现场的高校、科研院所,他们转让的基本上只是完成小试的研究成果,对后期放大生产的技术细节考虑得很少,而企业技术力量单薄,难以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导致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药迟迟未能产业化。药品生产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由于未经过中试,而且一些药物的生产需要很多苛刻的条件和高端设备,而企业并不了解,因此要么产品在放大中失真,要么无法生产出理想的产品。
那么,让大学教授进入企业,合办企业怎么样?“我对大学教授办企业的看法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教授办企业,另外一方面大学教授办企业办得成功的很少,目前来看效果不理想。”秦义龙表示,联合基因有不少大学教授,但大多数教授眼中的市场与做营销工作的企业高管眼中的市场是不一样的。教授做的是基础研究,可以给企业指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向,接下来的工作由联合基因的研发中心完成,而研发中心招聘研究人员的要求之一就是甘于默默无闻,不是以各种奖项、头衔为主要追求目标。
秦义龙表示,高校、科研院所脱离市场的现象既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结果,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教授在项目研究前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产品会有很好的前景就去研究,结果是拿着开发出来的产品找市场,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应该多了解市场,多学习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在科研成果转化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新药在遴选、立项、研究、临床试验等各个阶段顺风顺水,市场的评估、调查、分析等也一致看好,但往往投放市场时“变脸”,致使企业的巨大投入打了水漂。秦义龙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企业并非真正想经营产品,而只是想通过炒作概念赚钱;二是有的企业虽然想踏踏实实地经营产品,但没有能力对项目进行评估,尤其是像基因这样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产业。虽然企业可以请专家评估,但专家往往纯粹从科研价值上考察,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因此可能距离产业化很遥远。
基因产业前景广阔,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大力扶持。我国基因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产业发展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何拓展基因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各方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专利权人有8家是高校,另外两家是科研机构,没有一家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日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基因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也远高于国外,但专利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基因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市场上已有10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但要实现基因产业快速发展,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呼唤重大技术突破
据张勤介绍,国内基因技术专利平均有效年限仅为4.8年,而国外一般为8.7年,而且随着年限临近,国内专利有效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国外。
“在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专利的年限当然比较短。”联合基因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秦义龙表示,如果我国基因技术有重大突破,则会产生一系列专利,专利的年限也会相对较长。目前国内很少有系列专利出现,这反映出国内企业虽然模仿能力很强,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秦义龙表示,重大突破是建立在一系列突破基础上的,要想取得一系列突破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我国研究人员大多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好的项目比较少,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基本是各自为战,形不成强大的团队,所以难有重大突破。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人员大多在研发型企业,有能力研发出重大创新产品,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一直在跟着别人走,即模仿外国企业的产品。
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认为,我国基因产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长期发展。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创新平台老化。企业和研发机构仅有仿制药开发经验,在创新药物基础研究、立项评价、质量研究、安全评价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药物筛选、大规模哺乳细胞培养、抗体、基因治疗、蛋白质修饰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技术瓶颈,也未探索出成功的产业化服务模式。二是产业集成度低,人才、资金、设备匮乏而分散,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中小生物制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和做大做强的经验。三是传统经营管理手段已经落伍,缺乏复合型的经营人才。四是我国生物产业配套服务资源匮乏。战略研究、项目评估、战略咨询、信息交流、项目管理、专业培训、研发外包、会展策划、专利代理等服务水平低,例如一些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在时间和费用上均大大超出计划,一些政府资助项目无功而返,一些项目因为没有好的商业计划而找不到资助等。此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多知识产权由于专利代理机构不专业而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急需专业化、高层次、遵守职业操守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
从市场出发加快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基因领域的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甚至有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基因基础研究方面的确取了一些成绩,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张磊表示,由于体制因素,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重视核心论文而轻视技术转化,完成前期工作后就匆匆将“青苗”出手,不愿意继续开展缺少“突破性”的技术完善工作,导致上游先进、中下游落后的现状,即实验室科研水平高,产业化制造水平和产品市场拓展水平低。
“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到开发市场化的产品,需要理念的转变。”秦义龙表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有研究成果,但不符合产业化的要求,而且高校、科研院所也很少有人会去将成果开发成产品,而大多数企业又没有这个能力。究其原因,“高校、科研院所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严重不足,我国搞应用研究的人才太少”。不过,目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的界限逐渐模糊,有些项目虽然是基础研究但离产业化很近,一旦成功就能推广应用,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特色”。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需经过技术研发、中试、大规模生产三个环节。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调查证明,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到80%,而未经中试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张磊介绍说,先进国家在上述三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为l∶10∶100,而我国目前仅为1∶0.7∶100,中试被忽视成为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超级“瓶颈”,使得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良,从上游转入中下游的应用性产品不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张磊表示,我国新药技术创新的主体仍然是远离生产现场的高校、科研院所,他们转让的基本上只是完成小试的研究成果,对后期放大生产的技术细节考虑得很少,而企业技术力量单薄,难以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导致许多技术含量较高的新药迟迟未能产业化。药品生产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由于未经过中试,而且一些药物的生产需要很多苛刻的条件和高端设备,而企业并不了解,因此要么产品在放大中失真,要么无法生产出理想的产品。
那么,让大学教授进入企业,合办企业怎么样?“我对大学教授办企业的看法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教授办企业,另外一方面大学教授办企业办得成功的很少,目前来看效果不理想。”秦义龙表示,联合基因有不少大学教授,但大多数教授眼中的市场与做营销工作的企业高管眼中的市场是不一样的。教授做的是基础研究,可以给企业指出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向,接下来的工作由联合基因的研发中心完成,而研发中心招聘研究人员的要求之一就是甘于默默无闻,不是以各种奖项、头衔为主要追求目标。
秦义龙表示,高校、科研院所脱离市场的现象既是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结果,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遍现象是,一些教授在项目研究前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产品会有很好的前景就去研究,结果是拿着开发出来的产品找市场,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应该多了解市场,多学习一些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在科研成果转化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新药在遴选、立项、研究、临床试验等各个阶段顺风顺水,市场的评估、调查、分析等也一致看好,但往往投放市场时“变脸”,致使企业的巨大投入打了水漂。秦义龙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企业并非真正想经营产品,而只是想通过炒作概念赚钱;二是有的企业虽然想踏踏实实地经营产品,但没有能力对项目进行评估,尤其是像基因这样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产业。虽然企业可以请专家评估,但专家往往纯粹从科研价值上考察,不了解企业的需求,因此可能距离产业化很遥远。
来源: http://www.cinic.org.cn/shownews.php?kid=15&id=5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