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研究两栖动物五十余载 费梁:我为蛙狂

1楼
stella 发表于:2018-4-24 9:54: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费梁和妻子叶昌媛一起探讨学术。本报记者 张文摄
 
论对两栖动物的热爱和了解,少有人能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费梁比肩——作为我国两栖动物学泰斗,他创建了国内两栖动物形态鉴别标准和分类体系,并完成了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的首次编目。如今,81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参加野外科考。
 
实验室、宿舍和野外成了全部生活内容
 
两栖动物被称作环境优劣的“晴雨表”,是研究环境变迁的模式动物,学科价值极高。
 
1961年,费梁被分配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那时,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刚刚起步,国内既没有标本馆藏,也没有完整的两栖动物志。费梁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填补国家的科研空白。
 
实验室、宿舍和野外成了费梁的全部生活内容。“早些时候,我们野外考察都得带上10多件行李,时常在没有人烟的荒郊野岭露宿。”两栖动物生活隐蔽、习性独特、特有群落众多,研究工作必须进行大量野外调研。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费梁和同事时常背着锅碗瓢盆和铺盖走进深山老林,采集不同蛙类标本,积累基础数据,每年都会花上半年左右进行野外调查。
 
“白天熟悉环境,晚上再捉动物,将采集好的标本处理好才能睡觉。”费梁回忆,最辛苦的时候,野外科考一天最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只有自己找到了、看到了、摸到了,才能对它们更了解。”这是费梁常告诫学生的话。在50多年的探索中,费梁几乎走遍全国,用标准方法调查研究各地的两栖动物,搜集记录了大量两栖动物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的一手资料。
 
为手绘青蛙骨骼,连续48小时不睡觉导致视网膜脱落
 
不只野外调查,两栖动物室内研究也是项异常艰苦的工作。费梁说,对两栖动物鉴别时,从形态上可以确认“种”,但是要确定“属”只能靠解剖观察其骨骼特征才行。
 
研究蛙类胚胎发育时,费梁曾经在办公室打起地铺,一连好几天连续记录胚胎发育过程。有的青蛙仅有拇指大小,骨骼比大头针还细,必须戴双目解剖镜才能观察清楚。
 
两栖动物的骨骼细小又脆弱,如果解剖技术不到位,或者没有足够的耐力和定力,很容易破坏骨骼。然而,长期在双目解剖镜下工作,相当于长期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1996年的一天,费梁为观察并手绘青蛙骨骼而连续工作48小时后,视网膜突然脱落,近乎失明。所幸,住院大半个月后,费梁保住了眼睛,视网膜修复好后他又迅速投入工作。
 
如今的中科院有全亚洲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那里收藏的480个不同物种的两栖动物标本,几乎都由费梁亲自采集、制作、绘制、解剖、记录。全馆6万多个动物标本,每一个标本、每一个瓶子费梁都进行过整理分类,都亲手摸过、看过,甚至对标本的位置、药液颜色都清清楚楚。“这门学科就像我的孩子。别说这些标本,就是科考常去的地方,每一个沟壑、每一条溪流,都太熟悉了。”费梁说。
 
“科学家退休的只是职务,科学研究要干到底”
 
在费梁的努力下,我国两栖动物科研取得长足发展。1977年,记录104个物种的我国第一本《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出版;2006年,记录420个物种、共计520余万字、8000多幅图的《中国动物志·两栖纲》编纂完成……随着一本本著作出版,我国两栖动物物种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受威胁状况等情况最终被摸清。通过扎实的基础调查与研究,费梁打破了国际上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传统蛙属旧分类系统——在各国学界原本公认的4个蝌蚪类型外,发现和定义了第五个蝌蚪类型:无唇齿左孔型,引发学界关注。
 
目前,费梁的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环保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制订、物种现状评估,以及渔政、海关和公安等部门的保护管理与行政执法。
 
81岁的费梁并没有因为退休而“享清福”。科考季节,他还带队到野外考察,为学生做示范。野外的黑夜,地面湿滑、光线昏暗,费梁却能凭借一双雨靴、一根竹竿健步如飞。
 
“科学家退休的只是职务,科学研究要干到底。”费梁表示,如今以基因、DNA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生物学为两栖动物学提供了更多科研手段,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融入传统学科,科学研究前沿在不断推进,退休科学家也要不断学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13184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