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春节前后,一篇题为《触目惊心:中国平民体内发现美国转基因的SCoAL基因!》的文章在微信里广为流传。
文章表示,上个月,英国学术期刊《雪莱遗传学通讯》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在对中国平民进行基因组学研究时发现了在转基因作物中用来促进生长的基因SCoAL,并提醒该基因对健康有害。
耸人听闻的说法,夹杂着对转基因的攻击,煽动读者情绪,这篇奇文在多个微信公众号里都创下了10万+的阅读量,更有许多读者在留言里控诉“美国人用心恶毒”或“中国政府不作为”。
“无中生有、妖言惑众!”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林敏一听到记者提到这篇文章,立刻表示,“这是一篇我们分析过的钓鱼文,里面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的破绽。”
所谓钓鱼文,是一种精心安排的陷阱。这类文章针对特定的人群,以戏耍为目的,故意说一些奇异的、误导性的言论,让被“钓”的人先是相信,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就像鱼上当咬钩一样。
制作精良的钓鱼文虽然在网络交锋中是一种高效的手段,但却有被当成网络谣言从而引起社会恐慌的可能。
主要论据漏洞百出
这篇文章的主要论据是:遗传学家斯坦因教授对中国工薪阶层的数十位志愿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在超过半数志愿者的25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名为“SCoAL”的基因。SCoAL基因编码丁二酸合成酶。该酶会在人体内合成化学物质丁二酸。高浓度的丁二酸会抑制DNA复制。不仅如此,丁二酸的合成过程将会大量消耗人体中最重要的能源分子三磷酸腺苷。
“人类进化到现在,哪里来的25号染色体?”林敏介绍道,“学过初中生物的人都知道,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样,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有;第23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女性则为XX,所以一共是24种染色体。”
而这篇流传甚广的微信文章却给人类安上了25号染色体,就是一个故意留下的破绽。
而所谓的SCoAL基因,在基因数据库里根本找不到。华大基因生物信息工程师dave xu在知乎上回答表示: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查无此基因。
那文章里所说的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丁二酸又是什么东东?
林敏告诉记者:“丁二酸又称琥珀酸,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酸,作为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存在于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所有的生命现象都会有这种产物,并不是转基因作物独有的。
“学术期刊”子虚乌有
文章声称研究发表于《雪莱遗传学通讯》,作为一名在科技新闻界工作多年的记者,对此“学术期刊”的名字却是毫无印象,不免有些羞愧。于是赶紧去问度娘,百度“雪莱遗传学通讯”发现所有的搜索结果都只有一个出处,即这篇流传甚广的《触目惊心:中国平民体内发现美国转基因的SCOAL基因》,其他再无任何学术文章与该《通讯》有关。
稍有点外国文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雪莱是一位英国著名诗人,他最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都知道雪莱是个诗人,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位名叫雪莱的遗传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本以‘雪莱’来命名的遗传学期刊。”林敏说。
而且雪莱这种译名跟安徒生一样,都是专用的,如果已经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雪莱了,即便确实有一位科学家也叫“Shelley”这个英文名,翻译到中国来一般也会另取译名,比如叫个“雪莉”或者“休莱”啥的,毕竟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想要不重复还是很好办到的。
一篇以记者口吻表述的科学类报道,里面却不断出现“祸国害民昏官和卖国贼”“臭狗屁”等词语,还包含了“在平民阶层中发现”、“拿中国人当典型的二等公民”“对工薪阶层做实验”、“主管部门置若罔闻”等煽动性叙述,看着就很不靠谱。
更搞笑的是,文中采访的遗传学家来自“泰斯特罗莎”医学中心,正在中国进行“QB”计划。这些看起来有些古怪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专业术语,都是日本动漫里的词汇。
喏!泰斯特罗莎就是这个动漫人物↓↓↓
基因转移到人体,没那么容易
“吃了转基因食品之后,基因会不会转到人身上,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问题。”
林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来讲,任何食品都不可能通过肠胃消化系统来把基因嵌入到人体基因组上的。”
据林敏介绍,转基因的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在实验室特殊的条件下,用特别的技术手段,把外源基因转化到作物染色体上非常困难,转化效率通常也非常低。何况人体还有生殖屏障,因此,不可能通过消化道把转基因食品的外源基因转移到人体的染色体上。
“最简单的例子,千百年来人吃了那么多猪肉,也没有变成猪嘛!”林敏风趣地说。
还有很多人认为转基因作物出现才几十年,就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对人体有害,但还有待观察。
对此,林敏认为这种观点也非常具有迷惑性。“本来就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不管是转基因食品,还是传统食品。对于食品而言,安不安全只有剂量关系,离开剂量谈安全都是不科学的。其实,某些传统食品也带有致癌致病因子,我们的作物改良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这些有害成分,提高营养品质。”
林敏表示,现代农业系统里已经没有多少天然食物了,转基因育种不过是是农业育种技术不断发展过程的新技术途径,目前它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也许以后还会有更好地作物改良的方法,譬如基因组编辑育种。
“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的。它的安全风险与传统食品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林敏强调。
破除转基因谣言,仅仅科普还不够
记者在写作本文时,不可避免地要去搜索一些数据,发现这项宣称“中国平民的染色体内发现美国转基因的SCOAL基因”的研究在2012年、2013年、2016年已经火过了好几轮,遍布新浪微博、百度贴吧、新浪博客、天涯社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不得不承认,这篇钓鱼文已经变成了很有生命力的谣言,从2012年诞生以来,一直在互联网各个渠道上流传,以“转基因”“SCoAL”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几十页的转载链接,不仅有自称“有正义感的作家”,有个人注册的微信公众号“红旗微刊”“红色经典研究”,甚至还有很多所谓的科学网或者科技博客也转载了这篇谣言。
林敏认为,这个明显有很多破绽的谣言传播如此之广,值得反思,不仅仅是科普的问题。
“目前转基因科普大多是农口的专家在做,而且一说就挨骂,农口的专家做一些科学普及是没问题的,但对于百姓更关心的安全性问题,政府的权威部门如果能及时出来辟谣,可能效果会更好。”林敏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有时网络上出现一个很小的食品安全谣言,权威机构都会及时出来辟谣,甚至严查造谣生事者,但这种转基因谣言社会影响如此之大,权威部门的声音是缺失的。”
除了希望权威部门能够发声,林敏也认为编造谣言的人对于公众心理的把握更加准确,所以现阶段我们科普工作也值得反思,如何更好地了解公众心理,将科普做得更加深入人心。
说了这么多,总算把这个谣言给破了!希望科技日报的读者都有一双看破谣言的火眼金睛!
而小编今天费了这么大劲,其实都是为了引出下面这个笑话(认真脸):
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大哥,席间闲侃转基因食品问题。大哥很真诚地劝大家不要再吃转基因食品了,说对孩子伤害太大了。他孩子和他做亲子鉴定基因不匹配,就是因为孩子吃转基因食品把基因改变了!我们全懵了,问这都是听谁说的?他骄傲地说,是他老婆告诉他的!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编辑:陈小柒
审核: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