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新京报
107 篇论文如何涉假?
同行评价
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其使用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
评审作假
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出版社与真正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后,确认评审人并未对论文做过评审。
机构涉假
不少论文作者将稿件托付第三方机构做语言编辑。出版社尚不清楚稿件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假冒评审人的计划。有一定证据表明,在中国有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
新京报讯 (记者李丹丹)近日,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一则声明让中国学术界轩然大波,声明称撤回 107 篇涉及“同行评价”作假的论文,而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消息一出,引起舆论哗然,不少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论文作者。然而施普林格出版社在回应新京报记者时表示,由于不少作者将稿件托付第三方机构做语言编辑,因此尚不清楚稿件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假冒评议人的行为。目前已就此事联系了每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出版社:已经联系每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4 月 21 日,施普林格出版社发布撤稿声明,声明指其曾经旗下的《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的 107 篇学术论文涉及在“同行评议”中作假。而这 107 篇论文均来自中国。
如何发现了这 107 篇文章的“同行评价”作假?施普林格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编辑总监彼得·巴特勒(Peter Butler)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虚假的“同行评价”等原因曾导致了 2015 年和 2016 年的论文撤稿,其中涉及了期刊 Tumor Biology。此后,我们决定对相关论文进行筛查。
彼得·巴特勒说,基于这一追加筛查,我们又查出新的虚假同行评审人。为了清除不良科学记录,我们现开始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此次撤稿并非是出现了新的违规情况,而是期刊 Tumor Biology 在 2016 年撤稿后进一步人工核查所发现的结果。
他表示,我们联系了每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并请其通知其他所有作者。
论文作者假冒评审人电子邮件
此次 107 篇被撤论文涉及的问题均为在“同行评价”中作假。“同行评价”在学术论文的出版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彼得·巴特勒解释,学术期刊的确切出版流程会因期刊和出版社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有一些出版流程在学术出版业内几乎是统一的。
彼得·巴特勒举例称,例如作者将稿件投给期刊后,会送交同行评审人进行评审。评审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会从各方面对论文的科学严谨性进行评估,如其使用方法、结果和论述等。然后,评审人会提供详细的评审报告,多数情况下这是匿名的,作者并不知道评审人是谁。
他表示,基于评审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编辑再决定是否论文可以接收发表。对于有可信的学术期刊而言,同行评审是稿件被接收之前进行的科学审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为作者提供选择,允许其建议同行评审人,这也是学术出版业的惯例。
此次涉事的中国 107 篇文章又是如何作假的?彼得·巴特勒介绍,论文提交的评审人建议中,使用了评审人的真实姓名,但假冒了其电子邮件地址,这让编辑以为文章发送给了真正的评审人。在我们与真正的评审人进行调查和沟通之后,他们确认并没有对论文做过评审。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我们撤销这些受到影响的论文,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学记录。
焦点 1
论文作者是否知晓作假行为?
来自中国的 107 篇论文涉假消息一出,引起舆论哗然,不少媒体纷纷将矛头指向论文作者。
然而彼得·巴特勒在回应新京报记者时表示,我们知道不少作者将稿件托付第三方机构做语言编辑。尚不清楚稿件作者是否知晓这些机构假冒评议人的计划。我们已联系了每篇所撤论文的通讯作者本人。
他认为,对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做手脚的问题是全球性的。人们有发表文章的压力,这不仅是在中国,全球范围也如此。但在中国,有一定证据表明,提供所谓语言编辑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在操纵评审流程上发挥了作用。
彼得·巴特勒表示,科研诚信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事情,他们在过去两年也采取了重要的措施以解决相关问题。施普林格会继续竭尽所能,协助相关工作,维护各方利益。
他同时强调,我们发现并调查的问题文章与这一时间段内所发表文章相比,所占比例极小。
焦点 2
程序不正义是否属学术作假?
北京一知名医院的一位医生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也多次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目前他也担任国际知名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前沿微生物学》)的审评人。
该医生对记者透露,医学的专业性非常强,一篇医学论文的价值如何评估和评议是靠同行评议来确定科研论文是否具有发表价值。如果没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一些科研期刊是会拒稿的。
记者了解到,在投稿后,编辑先看论文是否符合杂志定位,再由第三方的专家进行评审。目前出现问题的论文是因作者在专家评审方面进行作假。
上述医生表示, 在同行评议上作假的行为是没有学术道德的,审稿程序已经不正义了,因此可以认为是“学术作假”。
根据施普林格公布的名单,此次撤稿风波涉及国内多个知名医院和医学院,如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
彼得·巴特勒说,我们撤销这些已发表论文,是因为在我们期刊发表论文所需的同行评审流程遭到蓄意破坏。同行评审流程是保障科研质量、诚信和可重复性的基石之一。如果我们发现作者在投稿或同行评审中做了手脚,我们就无法保证其文章内容的可靠性。
焦点 3
新出版商如何堵住作假漏洞?
截止到 2016 年年底,《肿瘤生物学》是隶属于世界知名出版商施普林格的期刊。在 2015 年,《肿瘤生物学》的影响因子是 2.9,在 213 个肿瘤学期刊中排名第 104。
此前,施普林格称出版商和编辑撤回这些论文的行为是与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建议一致。在一次全面的调查之后,我们有强有力的理由相信,这些论文的“同行评议”被破坏了。
目前,施普林格与该杂志的所有者“国际肿瘤学和生物标志学会”的合同已经停止,不再续签。施普林格已经不再是《肿瘤生物学》杂志的出版方。
自今年以来,该杂志已经由出版商 SAGE 负责出版事宜。
SAGE 的发言人称,此前已经被告知《肿瘤生物学》进行的调查,也在 2017 年的 2 月知悉此次撤稿的规模。
该发言人称,将和作者、编辑一道审视自己政策,亦将在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准则之下,时常分享在操作中细则。这包括将为论文作者建议或推荐审稿人以及严格要求使用机构邮箱。
■ 回应
中科协 出版社审核不严也有责任
在施普林格对外发布声明的前两天,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北京会见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双方就撤稿事件进行交流。 中科协对外发布的消息称,王春法指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 2015 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王春法希望出版集团能够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期刊的管理,把问题论文处理在发表之前,而不是发表之后一撤了之,同时高度警惕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与“第三方”机构有勾结的“掠夺性期刊”。
对此,施普林格大中华区负责人回应称,撤稿事件是全球性问题,不是只针对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他国家作者的论文也存在因虚假同行评审等原因被撤稿的问题。出版集团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作者是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第三方”中介对虚假同行评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