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本站是一个提供生物仪器设备和耗材、化学试剂、实验动物信息的专业网站,为国内的生命科学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医院实验室,生物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消费者提供最全面、最周到的器材采购导航服务。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博士延期毕业成常态?科研成果和论文是两大难关

1楼
妖精的口袋 发表于:2017-4-14 9:1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考博之前先担心毕业,成为很多考博者普遍的“心病”。考博难毕业更难,据了解,非全日制博士七八年难毕业的情况并不罕见,而全日制博士延期一两年毕业也成为“常态”。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成博士毕业的两大难题,科研成果产出、论文发表周期长,不少博士博一暑假就要张罗着往外投文章。虽然教育部规定博士的修学年限由各个学校自己决定,博士年限逐渐“弹性化”,但随之带来的教育资源紧缺和培养经费紧张,也让延期博士高喊“伤不起”。

非全日制博士 5年勉强毕业

刘婷(化名)是曲阜某中学的老师,2011年考入济南某高校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当时考的时候也非常不容易,考了两年才碰上愿意招非全日制博士的导师,当时也确实下定决心要好好读的。”但事与愿违,刘婷的读博时光并没有那么顺利,首先自己身在曲阜任教无法抽身,跟导师沟通交流也多有不便,更别提上课了。“五年下来,我上课的课时量一个手掌就能数清。除了毕业学位论文,我们专业博士毕业要求发两篇C刊,博二的时候,全日制的同门有的已经张罗发第一篇核心期刊了,我博三才勉强发了一篇普通期刊。”

刘婷的博士学制是四年,博士四年级时还有一篇核心没有发表,导师要求的至少十二万字的毕业论文,刘婷刚刚写完初稿,导师初审就没通过。无奈之下博士只能延期。到了第五年论文答辩时,成绩压着线惊险过关。“后来我才知道,导师跟别人私下里聊天说,‘就让她论文过了吧,我实在不想再看到她了。’不管导师的话是气话还是玩笑话,我知道了也很难受,毕业论文写得很糟糕,导师和我确实都很痛苦。”刘婷苦笑着说。

“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非要读博士呢?”记者问。“没办法啊,评职称就得看学历或者论文,这两者对一个教学忙碌的中学老师来说都很难。”刘婷回答。但是,由于在曲阜有家有口有工作,刘婷又无法腾出精力脱产读全日制博士。

与全日制博士相比,非全日制博士与全日制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无论是考入还是毕业,非全日制博士的标准不会比全日制低一分一毫。刘婷介绍,身边从事行政工作的朋友,读非全日制博士七八年难毕业也很常见,“工作了之后身不由己。”目前在山东师范大学任教的李海涛,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据他介绍,理工类非全日制博士延迟毕业的情况更为常见。“理工类很多需要有实验成果、科研论文,甚至需要一天24小时在实验室待着,这对一个非全日制博士来说非常难。”

而刘婷当时考取博士也是困难重重,“现在很多学校都不招非全日制博士了,导师也不愿意要非全日制的学生,有时通过各种关系才能找上导师。”省城某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也告诉记者:“说实话,几乎没有博士生导师愿意带非全日制的博士,但凡接了这个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情关系,推托不掉。”据了解,目前省内的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都已不再招收理工类的非全日制博士(工程博士除外)。从2012年开始,人文社科类的非全日制博士也在逐渐缩小比例,比如山大的人文社科类的非全日制博士占比不能超过30%。

科研成果和论文是难关

据了解,不仅是非全日制博士,全日制博士存在延期也是正常现象。目前大部分博士的学制为3-6年,普通招考博士3-4年,本科直博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6年。以山东大学为例,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本科直博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为五年。李海涛自己算了一下,当年自己那一届学院里共有26个博士,“其中四五个在博二期间被公派留学获取双学位,延期2年左右,另外还有三四个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够,这样一算延期的至少七八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比例。”

在读博期间,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是硬性条件,虽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高校核心期刊是标配,而一些理工类学科要求至少要有几篇SCI。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近年来不少准备考博者在网上曝出高校博士毕业条件,其中不少都要求有若干篇SCI收录,这也成为考博者选择高校时考虑的条件之一。

“很多导师的要求普遍会比学校高,比如有些理工类专业甚至要求发两三篇SCI,因为是国外期刊,放水的机会也比较少。”李海涛介绍。但是一些理工类的期刊发表周期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很多时候你论文投出一年多,等你毕业了,论文还没发出来,这就会影响到毕业。”据了解,理工类科研论文投出去后光审稿就需要一年,还需要2-3轮的修改,每一轮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修改完后定稿清样有可能再需要半年的时间。所以,理工类博士生一般在博一暑假就要准备往外投文章。

科研成果的产出也存在周期。以工科为例,博士生入学后要上课,还要做课题,而且课题研究的成本很高,需要搭建实验台,而好多研究设备还都买不到,在此基础上,还面临着一个从工程问题提炼科学问题的过程。

记者查阅2008年—2014年的《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发现,从2008年到2014年,每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都远远低于招生数,逐年下来,毕业生人数和招生人数差距越来越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本涛在《我国博士生合理学制探讨》中分析了从2003年-2011年的博士延期率。

从全国博士生毕业情况来看,2003年-2011年,我国博士延期毕业率从46.52%攀升到了59.82%,也就是说,每年我国博士生实际毕业率自2003年的53.48%逐年下降到2011年的40.18%。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到2011年,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按统计应该毕业之时,只有四成顺利毕业,剩下六成因各种原因延迟了毕业时间。在校(或注册在学的)博士生中处于延期毕业状态的博士生所占比重也由2003年的11.97%升到2011年的27.60%。

延期后各种“伤不起” 科研资源、经费需跟上

“在北大,如果延期超过两年,博士还住在宿舍的话,这位博士的导师该年有可能就得停招,这是对导师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北大攻读人文博士的孔娟告诉记者。

据了解,博士延期毕业,影响到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有的高校甚至因为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太多,无法腾出宿舍,导致不能及时给新生分宿舍,引起新生不满。

忽略博士延期毕业后学生从社会、家庭感受到的压力,延期的成本也让各方不堪重负。每延期一年,不仅学生要多付出一年的求学成本,学校和导师也要增加一年的培养费用。“理工类的还好,导师拿到项目,会有一定的项目经费支付给自己的学生,而文科类的博士,项目课题相对较少,本来延期就对导师产生不好的影响,再让导师掏培养费实在为难。”孔娟说。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具体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再次强调“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

袁本涛分析,虽然看起来博士生学习年限已“弹性化”,但是,在博士生培养管理过程中,与博士生培养有关的经费投入、资源调配、培养方案、激励约束和质量保障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正视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在国家新一轮研究生投入机制改革中,财政部和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超过规定学制年限的延期毕业生不再享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这里的“规定学制年限”便是国家财政和学校执行研究生培养经费和奖助经费时的重要依据。再比如,有学校明确规定“按研究生培养学习年限发放培养费。目前本校学术型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培养年限为3年,因此每生培养费发放时间为3年。延期毕业者在延长时间内不发培养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博士生的培养,本来就不是以修学年限为依据,而是以培养质量为根本。“目前国外很多博士生培养制度都是实行弹性学制,关键是相关的配套设施要跟上。”

来源:齐鲁晚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1998-2024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7520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