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生物器材论坛 http://www.bio-equip.com/
研究发现儿童罕见、致命疾病的先天免疫连接
一项由UTSW研究者(右1)Chandrashekhar Pasare博士,Helmut Kr?mer博士和Mohammed Ali Akbar博士进行的研究确定了一个链接着罕见儿童疾病的基因在先天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的研究者找到了一个链接着罕见致命性综合症的基因在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研究与一种更为常见的疾病——肺结核有关。
研究的结果在线发布于《免疫》杂志,将引领关节弯曲-肾功能不全-胆汁淤积(ARC)综合症的新疗法。其还暗示了与肺结核(TB)的联系。后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细菌疾病,世界健康组织曾称其为“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
ARC综合症是一种罕见、致命性遗传疾病,可以导致肝脏、肾脏以及胆管功能不全,并造成皮肤、关节及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对此疾病没有治疗手段,大多数的患儿寿命不超过两年。该综合症与复发性感染及败血症也有关系,后者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为“压倒性且危及生命的感染”。
文章的第二作者,UTSW的免疫学助理教授Chandrashekhar Pasare博士说:“我们的发现表明,与其他机体系统失衡的间接结果相比,ARC的炎性并发症能够反映出ARC Vps33B基因在先天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通过确定Vps33B在先天免疫调节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发现开启了开发ARC综合症新疗法的可能性。这使确定靶向作用于研究中提到的ARC中未能适当关闭促炎症通路的药物成为可能,”UTSW的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Helmut说:“全世界报道的ARC病例不超过300个,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与遗传了Vps33B的两个突变体有关。
科学家通过翘楚果蝇和鼠的Vps33B基因来产生ARC综合症模型。缺少Vps33B蛋白的鼠和果蝇细胞对脂多糖表现出过度的炎症反应,后者是革兰氏阴性菌的成分之一,能够刺激免疫系统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从而激发免疫应答。
立足于以宿主防御的遗传学中心主任Bruce Beutler博士的研究为特色的UTSW,他们的工作与长达数十年的先天免疫过程融为一体。Beutler博士曾于2011年因其关于先天免疫系统激活方面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这项关注炎症反应是如何被灭活或关闭的研究,则是先天免疫系统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Pasare博士解释说:“我们发现,Vps33B对于抗病白细胞清除TLRs携带进入细胞的细菌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细菌与受体都将被巨噬细胞消化,从而关闭炎症免疫应答,避免其失控形成败血症。”
研究者称,这项新的研究表明,缺乏Vps33B或其编码的蛋白表达受阻进而使炎症反应不能被关闭,导致炎症反应的增强,引发败血症综合症和复发性感染的敏感性。
“尽管ARC综合症非常罕见,但其他研究者也报道过引起肺结核的分支杆菌为了在宿主体内生存,而抑制Vsp33B编码的蛋白功能。普遍认为,这种抑制正是源于免疫细胞消化TB细菌能力的下降;然而,另有研究则认为TB中所见的过度炎症反应,是炎症应答终止能力缺失的结果。”Pasare博士说,研究者们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调查。
期刊文献:
Mohammed Ali Akbar, Rajakumar Mandraju, Charles Tracy, Wei Hu, Chandrashekhar Pasare, Helmut Kr?mer. ARC Syndrome-Linked Vps33B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Inflammatory Endosomal Maturation and Signal Termination. Immunity, 2016; DOI: 10.1016/j.immuni.2016.07.010
中国生物器材网编译
原文来自ScienceDaily